港人北上内地養老正在破題

港人北上内地養老正在破題

港人北上内地養老正在破題

2018-05-13 06:01:0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近年香港人口愈趨老化,而内地生活條件改善,越來越多的香港長者談及北上安老、治病。這會是個不錯的選擇嗎?記者觀察發現,其實心中有意的人多,而實際行動的人不夠多。不過,随着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逐漸完善,港資在内地開辦養老機構,内地也摸索着建立國際醫療養老院,香港長者心中的顧慮被一項項劃除,釋放出一種積極信号。

成功經驗有待推廣

香港的土地不足,樓房又貴,政府手中的養老資源遠遠不能滿足長者的養老需求。有香港媒體報道,現時長者排隊入住政府安老院的名單已經超過3.5萬人,很多人排隊多年也未必能住進去,每年約有5000名長者未輪到便去世了。而内地廣闊的空間,正好可以幫助消化香港的社會壓力。

據香港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張建宗介紹,爲了便利部分長者選擇到内地養老,特區政府在2013年推出“長者津貼廣東計劃”,讓65歲或以上、選擇移居廣東的合資格長者,無須每年回港居住60天以上,也可領取高齡津貼,現在惠及約16000名長者。參考“廣東計劃”的成功經驗,特區政府在今年4月1日推出了“福建計劃”,讓選擇移居福建的合資格長者能同樣受惠于高齡津貼。

随着内地經濟的突飛猛進,粵港兩地養老院的環境也悄然發生了變化。同樣4000多元的月租,在香港隻能住通鋪,在内地卻能住單間。香港老年學會負責人還介紹,内地養老院有24小時駐診醫生,對長者健康的支持度更好,而且戶外空間大,對長期病患長者能有更好的照顧。然而,在醫療護理等軟件方面,内地跟香港還是有差距,這成爲掣肘長者北上安老的因素。同時,受制于制度之間差異,福利不可攜帶過境,香港長者回内地養老也受到局限。

醫療條件正在改善

北上安老,最大的難題是醫療。長期緻力于爲長者提供住宿、護理等服務的香港伸手助人協會總幹事陸寶珠稱,在醫療信息互通方面,跨境溝通還不夠完善。“我們要知道安老長者的病曆紀錄,吃什麽藥物。香港現推出醫健通,公私營的醫護機構都可以獲取病人健康資料,但這些信息未開通到内地,網絡系統連接不通。”

香港特區政府于2014年與兩個志願組織協作,在賽馬會深圳複康會頤養院及廣東肇慶護老頤養院爲香港長者購買床位,但至2016年隻有不到40人入住。“長者憂慮一旦患病,需專程回港就醫,十分不便。”香港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黃國健說,隻要内地能提供專業醫療服務,願意回流内地養老的長者人數将大增,比如引進香港大學現代化管理模式的港大深圳醫院,就深受在内地居住的港人歡迎。

香港大學深圳醫院總建築面積36.7萬平方米,比香港最負盛名的瑪麗醫院面積大超過2/3,開放床位1000多張。醫院臨床事務副院長陳志權醫生介紹,運營5年多來,許多港人慕名北上求醫。在香港醫院約診耳鼻喉科須要幾個月甚至近一年時間,這裏網上預約三至五天便可以,約牙科也隻需幾天時間。“香港長者也可利用醫療券到該院求診。病人之中,1/4是港人,3/4是内地人。”

中央政策力挺香港

港人希望在粵港澳大灣區開辦更多港式醫院,提供更完善的醫療配套設施的呼聲,得到中央肯定回應。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張曉明去年底表示,中央政府支持港澳在大灣區開辦醫院、學校、健康養老中心等具體項目,港澳辦會結合相關政策,務實推進合作。民政部也于去年6月表示,将進一步開放市場,在投融資、土地供應、财政補貼等方面加大對香港地區組織或個人在内地投資設立的養老機構的支持力度。

大灣區在醫療養老方面的巨大機遇和市場,吸引着資金和人才湧入。香港特區政府财政司原司長、南豐集團行政總裁梁錦松今年年初表示,他正在廣東惠州尋找機會,打造醫療養老園區。他還建議政策進一步放開,允許内地、港澳和國際醫生在大灣區内執業,鼓勵内地醫療數據和香港醫管局的數據對接,香港特區政府提供的醫療補貼可以在内地醫院使用等,這些信号對纾緩香港的養老壓力、激活大灣區醫療養老産業,都是積極向好的。

香港工聯會廣州中心主任邵建波說:“香港是個老齡化社會,如果福利政策能支撐的話,希望回内地養老的老人應該很多。”邵建波認爲,從長遠來看,港人赴内地養老将是未來的大趨勢,在妥善安置養老者的前提下,更可有效減輕香港社會的壓力。

 

(記者 汪靈犀)

(責任編輯:郭鵬)

No Comments

Sorry, the comment form is closed at this 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