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A景區-河南洛陽市龍門石窟景區

5A景區-河南洛陽市龍門石窟景區

洛陽市龍門石窟景區

 

 


龍門石窟位於中國河南省洛陽市南郊12公里處的伊水兩岸的龍門山和香山崖壁上,主要開鑿於北魏至北宋的四百餘年間,至今仍存有窟龕2100多個,造像10萬餘尊,碑刻題記3600餘品,多在伊水西岸。數量之多位於中國各大石窟之首。其中「龍門二十品」是書法魏碑精華,唐代著名書法家褚遂良所書的「伊闕佛龕之碑」則是初唐楷書藝術的典範。

龍門石窟是中國著名的三大石刻藝術寶庫之一,同時被譽為世界最偉大的古典藝術寶庫之一,與甘肅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雲崗石窟、甘肅天水麥積山石窟並稱為中國四大石窟,均已列為世界文化遺產。除此之外,重慶大足石刻也是中國境內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著名石窟。



石窟分佈

龍門石窟中各個時期的窟龕造像交錯分佈。


西山部分

西山石窟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建於北魏時期的古陽洞、賓陽洞、蓮花洞、藥方洞,以及建於唐代的潛溪寺、看經寺、萬佛洞、奉先寺、大萬伍佛洞。其中奉先寺盧舍那主佛高17.14米。

  • 賓陽洞區:賓陽洞是龍門石窟最古老的窟龕,這個洞窟歷時24年才建成,現在還有初建時的舊址。這一區域還有初唐建造的潛溪寺,以及七星廟、廣生洞。
  • 敬善寺區:位於賓陽洞南,是初唐的一個造像中心。
  • 摩崖三佛龕區:位於敬善寺南,以三佛龕為主,是武周時期的一個造像中心。包括明代的觀瀾亭舊址和一些唐代小型窟龕。
  • 萬佛洞區:位於西山中部,是專為唐高宗和武則天做「功德」而開鑿的功德窟,大中型洞窟多集中於此,從北往南依次為雙窯、萬佛洞、獅子洞、惠簡洞、老龍洞等。
  • 蓮花洞區:位於西山中部略偏南,這一區域主要是北魏後期的造像中心,大中型窟集中。從蓮花洞往南依次為澌流溪、普泰洞(十四洞)、趙客師洞、破窯、魏字洞、唐字洞。
  • 奉先寺區:位於西山南部,龍門石窟中最大的一個窟,最大佛像盧舍那大佛就坐落於此,這一區域主要以初唐大像龕為主。鑿建於唐鹹亨三年(672年)到上元二年(675年)。[2]
  • 古陽洞區:位於西山南部,這一區域是北魏中期和後期的造像中心,古陽洞北是藥方洞,南是火燒洞、皇甫公窟等。
  • 極南洞區:這一區域主要建造於初唐、武周到盛唐,由北往南依次為淨土堂、八作司洞、龍華寺、極南洞。

東山部分

東山開鑿石窟的時代大致從唐代武周時期至宋代,北魏時期的工匠不選擇東山開鑿是因為東山大多數地方的岩體層理較薄,並且有多條大斷裂破碎帶存在,因此東山部分較大石窟內的造像均是活動的。

  • 大萬五佛洞區:這一區域建於武周和盛唐,大萬五佛洞與南北二洞和成為「擂鼓台三洞」。
  • 萬佛溝區:位於東山萬佛溝北側的看經寺是東山最大的洞窟。


藝術特點

龍門石窟規模相當宏大,窟內造像雕刻精湛,內容題材豐富,它以自身系統和獨特的雕塑藝術語言,揭示了雕塑藝術創作中的各種規律和法則。在它之前的石窟藝術均較多地保留了「犍陀羅」和「秣菟羅」的藝術成分,但龍門石窟則遠承印度石窟之藝術,近繼雲岡石窟之風範,與魏晉和南朝時期先進深厚的漢族文化相融合開鑿而成。所以龍門石窟的造像藝術融入體現了漢族的審美意識,石窟藝術呈現出了中國化和世俗化的趨勢,堪稱展現中國石窟藝術變革的「里程碑」。



世界遺產登錄標準及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

龍門石窟因為滿足世界文化遺產下列評定標準而登錄:

  • (i) 人類藝術創造力的傑出表現。
  • (ii) 是對悠久歷史的藝術形式的完美展現,在這一區域的文化發展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 (iii)是對中國唐朝高度的文化水準和成熟的社會的展現。

世界遺產委員會的評價:龍門地區的石窟和佛龕展現了中國北魏晚期至唐代(西元493年~907年)期間,最具規模和最為優秀的造型藝術。這些詳實描述佛教中宗教題材的藝術作品,代表了中國石刻藝術的最高峰。

 


No Comments

Sorry, the comment form is closed at this 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