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中國.心睇驗-追尋世遺之美【第一彈: 泰山、長城、明清皇家宮殿、莫高窟、秦始皇陵、周口店北京人遺址】

美麗中國.心睇驗-追尋世遺之美【第一彈: 泰山、長城、明清皇家宮殿、莫高窟、秦始皇陵、周口店北京人遺址】

中國作為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歷史文化極為深遠,截至2019年7月,中國共有55項世界遺產(包括自然遺產15項,文化遺產37項,雙重遺產4項),是世界遺產類別最齊全的國家之一,亦是世界自然與文化雙遺產數量最多的國家。「自然遺產」指由自然和生物所組成的自然面貌、瀕危動植物的生活境區或天然名勝,「文化景觀遺產」亦包括由人類設計和建設的景觀,以及關聯性文化景觀。就向你逐一介紹【第一彈: 泰山、長城、明清皇家宮殿、莫高窟、秦始皇陵、周口店北京人遺址】世界遺產景點……

「五嶽」之首.山東泰山

有眼不識「泰山」

關於泰山,每個山東人都不陌生。泰山在整個中國都有很高的知名度,同時擁有「五嶽之首」、「天下第一山」等不同名銜,也令孔子登上這座山說「登泰山而小天下」,杜甫登上這座山更說「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無數的文人墨客登上這座山稱讚它的雄奇偉大。不過現也有很多人好奇,泰山的高度並不算特別高,雖然它是山東第一高山,但是在全國只排名27,在五嶽之中高度也只是排名第三,憑什麼成為五嶽至尊呢?
其實,泰山能有這麼高的地位不是因為它的高度,而是因為千百年來它在中國人心目中的位置,它自古就是山中的「帝王」,地位是千百年來人類所賦予的。雖然很多名山、高山在高度上能夠超越它,但是在歷史、文化、政治等等方面完全無法和泰山比較,所以它才是五嶽之首,山嶽至尊。

氣勢從何來

泰山在古代,被稱為「直通帝座」之地。一是因為其地理原因,在傳統觀念裡「東」至上,而在中國東方,泰山是海拔最高的山。另外泰山所在的山東被譽為齊魯大地乃孔子的故鄉,儒家文化的發源地。身在此處的泰山地位自然不言而喻。而在中國古代文獻中,泰山被尊為「岱宗」,是大山之長,唯有天子才有資格祭祀,在這種社會背景下,泰山成為一個國家的信仰之山。穿越千年後的現代,泰山成為了著名的國家5A級旅遊景區,吸引著成千上萬的遊客前往。如今的東嶽泰山仍巍峨陡峻,氣勢磅礴,讓人讚嘆不已。

古代文化影響

泰山山體雄偉壯觀,景色秀麗。古代傳統文化認為,東方為萬物交替、初春發生之地,故泰山有「五嶽之長」、「五嶽獨尊」的稱譽。因其氣勢之磅礴為五嶽之首,故示出這一帶早期的人類活動。戰國時期,齊國沿泰山山脈直達黃海邊修築了長約500千米的長城,今遺址猶存。進入秦漢之後,泰山逐漸成為政權的象徵。

宗教史蹟之地

增福廟
泰山經常是皇帝設壇祭祀祈求國泰民安和舉行封禪大典之地。相傳遠古時代就有72位首領來此巡狩祭祀。自秦以來,中國古代有12位帝王來此封禪朝拜。第一個在此舉行大規模封禪儀式的是秦始皇,留下五大夫松的傳說。在泰山封禪祭祀成為中國歷史上一種極其隆重的曠世大典。被人認為凡是功高顯德的帝王,天神必將賜予吉祥的「符瑞」,他便有資格到泰山報告成功,答謝受命於天之恩,這便形成泰山大典的歷代傳統。

泰山石刻

歷代帝王到泰山祭天告地,儒家釋道、傳道、受經,文化名士登攀覽勝,留下了琳琅滿目的碑刻、摩崖、楹聯石刻,而泰山的摩崖石刻也是名山之最。泰山石刻現存1800餘處,主要包括歷代帝王封禪告祭文、寺廟創建重修記、石經墓銘、頌岱詩文、提景及楹聯等五類,大部分為自然石刻。

登上「南天門」

南天門位於泰山十八盤的盡頭,是登山盤道頂端,此處雙峰夾峙,仿佛天門自開。由下仰視猶如天上宮闕,所以取仙境場所命名。穿過南天門就是泰山山頂,登山行程正式完成南天門上下兩層。下層為拱形門洞,上鑲石匾額「南天門」,兩側鑲石刻對聯:「門辟九霄仰步三天勝跡,階崇萬級俯臨千嶂奇觀。」上層建摩空閣,門上石匾額「摩空閣」,白地貼金紅牆襯托,與黃琉璃瓦頂相輝映,更顯巍峨壯觀。南天門北面建有關帝廟,前廊內有關帝像贊碑,像陰線刻的。
沿著往南天門前的石梯而行,路程中有幾家很漂亮的紅屋。其中這一棟是「乾隆行宮」,歷史記載「乾隆」皇的確曾來過此。

後記: 五嶽獨尊

歷經百年滄桑的「五嶽獨尊」四個字是正楷書體,在清光緒丁未年間(1907年)由泰安府宗室玉構題書。「五嶽獨尊」景觀石群位於泰山極頂(玉皇廟東南)去往玉皇頂的必經之路上,海拔1545米。在其右側有楷書「昂頭天外」題刻。除了廟宇、塑像之外,山上共有2000多處摩崖石刻,其中「五嶽獨尊」就是眾多古跡石刻中最具代表性的傑作,現已成為泰山的標誌,並被設計進人民幣的背景圖案。

跨越15個省(區、市).萬里長城

萬里長城永不倒

說起長城,這個我們最值得驕傲的建築,就一定能夠想到在秦漢時期抗擊匈奴的偉大場景。雖然這第一條長城是楚國修建的,但是真正能夠讓人記住的,還是秦始皇在北方修築長城的歷史。無論是在教科書還是在各類歷史節目中,長城都是用來對抗以匈奴為首的北方強大的遊牧民族。

氣勢從何來

長城,又稱「萬里長城」,是中國古代為抵禦不同時期塞外民族的侵襲,修築規模浩大的隔離牆統稱。現存的長城遺蹟主要為始建於14世紀的明長城,西起嘉峪關,東至虎山長城,長城遺址跨越北京、天津、山西、陝西、甘肅等15個省市自治區,也是自人類文明以來最巨大的單一建築物。1961年起,一批長城重要點段被陸續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長城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該遺產包含有八達嶺長城、山海關、嘉峪關3個區域。

極具軍事意義

長城是最偉大的軍事防禦工程,並非簡單孤立的一線城牆,而是由點到線、由線到面,把長城沿線的隘口、軍堡、關城和軍事重鎮連接成一張嚴密的網,形成一個完整的防禦體系。長城的產生和發展令中國古代的整個軍事發展同步前進,對於研究古代軍事作戰思想形成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秦皇漢武,包括明初,無不是在主動出擊、軍事上取得壓倒優勢時修建長城的。這說明,修築長城既是一種積極防禦,又是積蓄力量、繼續進取的謀略。

文化深層意義

長城的存在,對古代中國來說,也是一個防禦入侵的精神防線。而在近代,中國人以長城作為中國的象徵。從整體戰略出發,將燕、趙、秦等北部諸國的「外長城」連接延續,形成橫亙遼闊國土的軍事防線雛形,長城和中國這一特殊的關聯才可確立,並且千年再未有大變。我國國歌《義勇軍進行曲》中,有「不願做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的歌詞,號召人們在國家最危急的時刻,抵禦入侵,可見對人民的正面思想極為深遠。

重點介紹1—「八達嶺長城」

長城分了無數的關段,而其中八達嶺位於北京近郊,它是中國開放最早的一段長城,也是至今為止保護最好,最著名的一段明代長城。因此許多前來北京旅遊都會順路前來參觀。八達嶺長城分為南北兩段,南邊開放至南七樓,北邊開放至北十二樓。上圖所示,S6即表示南六樓、N11表示北十一樓,以此類推。所謂的樓,就是如上圖中的一個烽火台,便是一個樓。八達嶺長城共有五個登城口/下城口:南一樓、南四樓、北四樓、北八樓、以及北十一樓。不同的登城口也有不同的到達方式。

重點介紹2—「天下第一雄關」嘉峪關

如果想要在長城之中找尋最具意義的一關,那就不得不提嘉峪關。嘉峪關位於甘肅省,是明長城西端的第一重關,也是古代「絲綢之路」的交通要點。這關旅遊資源以嘉峪關關城、魏晉壁畫墓、萬里長城第一墩、懸壁長城、長城博物館、黑山岩畫等最為著名,也是發展最為完善的觀光園區,亦是大部分觀光客最先安排的景點。嘉峪關以地勢險要,巍峨壯觀著稱於世,被稱為「天下第一雄關」。與千里之外的「天下第一關」山海關遙相呼應,聞名天下。

重點介紹3—「天下第一關」山海關

長城起點的「老龍頭」

山海關城樓上
山海關位於河北省最東部與遼寧省接壤處。山海關景區主要有「天下第一關」、「老龍頭」、「角山長城」、「孟薑女廟」等景點。山海關又稱「榆關」,在1990年以前被認為是明長城東端起點(最新考證為丹東的虎山長城),有「天下第一關」之稱。山海關的城池,周長約4公里,是一座小城,整個城池與長城相連。全城有四座主要城門,並有多種古代的防禦建築,是一座防禦體系比較完整的城關。以威武雄壯的「天下第一關」箭樓為主體,輔以靖邊樓、臨閭樓、牧營樓、威遠堂、甕城等長城建築,向遊客展示了古代城防的建築風格。

後記: 不到長城非好漢

「不到長城非好漢」出自毛澤東主席所寫的一首詞《清平樂·六盤山》,《清平樂·六盤山》為毛澤東翻越六盤山時的詠懷之作,抒發了「長纓在手」定當「縛住蒼龍」的革命豪情。這句話所反映的民族精神。「長城」指的是一種民族精神,一種積極向上的奮鬥精神,是中華民族的象徵。在長城之上你會很自然的感覺到天地之大,世界之遼闊,自然你也就會樹立更偉大的人生目標,只要你為此奮鬥,你也就是英雄好漢!

經歷兩朝盛世.北京及瀋陽的明清皇家宮殿

而你不知道的故事

北京故宮和瀋陽故宮是中國僅存的兩座皇家宮殿建築,北京故宮名氣大,故事也多,相比之下,瀋陽故宮就稍顯遜色。其實,對於滿清王朝來說,瀋陽故宮才是他們的「大本營」。是大清(1616年至1636年)入關前的明朝瀋陽皇宮,期後明成祖遷都北京後,落成北京皇宮,也就是現今的「北京故宮」,而瀋陽皇宮就成為了入關後的副都。

皇宮越建越強

瀋陽故宮的一角,猶如北京紫禁城的一角。從這裡可以看出清朝入關前已經把中原文化參透淋漓盡致。在現今的軍工業中模仿是最好的學習,這樣可以節省大量的人力物力,一個文化想要超越更先進的文化也是同樣的規律。
至於北京故宮,又稱紫禁城,是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規模比較浩大,佔地約72萬平方米,有宮殿閣樓9千多間,四周圍繞著宮牆和護城河。整座皇城一片紅牆黃瓦,金碧輝煌之極,更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築之一,可見當時兩朝氣勢。

瀋陽故宮的建築風格

瀋陽故宮面積6萬多平方米,建築風格具有獨特的滿、蒙、藏特色。東路大政殿、十王亭建築 是仿照八旗行軍帳殿的佈局。中路的特點則是「宮高殿低」,居住部分位元於高台之上,俯瞰理政的正殿區域,這是來源於滿族人喜居於台崗之上的生活習慣。西路以及中路的東西二宮則是完全的漢式建築。瀋陽故宮的高台建築「宮高殿低」的建築風格,在中國宮殿建築史上絕無僅有。主要建築群有大政殿、十王亭、大清門、崇政殿、鳳凰樓、清寧宮、文溯閣。與北京故宮相比,瀋陽故宮建築風格上更添有滿、蒙的特色。

走進三大個部份 (東路、中路、西路)

東路: 建於努爾哈赤時期,其主要建築有大政殿與十王亭。大政殿是一座非常具有滿族特色的宮殿,其整個外形呈八角形,屋頂為重簷攢尖頂,殿頂滿鋪黃琉璃瓦綠剪邊,整個建築由多根大紅柱支撐,正中兩根盤有金龍,看起來氣勢恢宏,它是整個故宮裡最莊嚴的地方,是努爾哈赤舉行大典之地。兩邊分佈是十座「亭式建築」,名為「十王亭」,它們是滿洲八旗的辦公地。滿族人跟8這個數字特有緣分,像上面所說的大政殿,就是一個八角亭。
中路: 是皇太極時期的建築,主要有大清門、崇政殿、鳳凰樓、清寧宮、文溯閣。大清門,面闊五間,屋頂鋪滿黃琉璃瓦綠剪邊,它是整個宮殿的正門,類似於北京故宮的午門。崇政殿,其作用類似於今天的太和殿,整座大殿全是木結構,面闊五間進深三間,它是清太宗皇太極召見大臣,處理政務的地方。當年,皇太極就是在這裡將「後金」改為了「大清」。清寧宮、麟趾宮、關雎宮、衍慶宮、永福宮,是皇后及四位妃子住的地方,類似於如今故宮裡的坤寧宮,也稱「中宮」。
西路: 主要是乾隆年間修築的,由戲台、嘉蔭堂、文溯閣和仰熙齋等組成。這裡必須重點說說「文溯閣」。這座「文溯閣」和故宮裡的文淵閣建制基本一樣,主要用於藏書,比如最著名的《四庫全書》就收藏於此。總括來說,瀋陽故宮是清初的第一座宮殿,它記錄著清王朝最初的歷史,有機會也要到此感受一番。

北京故宮的設計理念

故宮前部宮殿,當時建築造型要求巨集偉壯麗,庭院明朗開闊,象徵封建政權至高無上,太和殿坐落在紫禁城對角線的中心,四角上各有十隻吉祥瑞獸,以突顯皇帝的威嚴,震懾天下。後部內廷卻要求深邃、緊湊,因此東西六宮都自成一體,各有宮門宮牆,相對排列,秩序井然。宮殿是沿著一條南北向中軸線排列,三大殿、後三宮、禦花園都位於這條中軸線上。並向兩旁展開,南北取直,左右對稱。這條中軸線不僅貫穿在紫禁城內,而且南達永定門,北到鼓樓、鐘樓,貫穿了整個城市。

探索兩大主題 (外朝、內廷)

故宮分外朝和內廷兩大部分。外朝是皇帝和官員們舉行各種典禮的政治活動場所;內廷則是皇帝、後妃、以及幼年的子女們居住的地方,皇帝平時處理朝政也在內廷。
外朝的範圍是從乾清門前的橫街以南到午門。外朝以前三殿為中心,東有東華殿、文淵閣、內閣大學堂,西有武英殿、仁智殿等建築。太和門是紫禁城內最大的宮門,也是紫禁城外朝宮殿的正門。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合稱「三大殿」。這三大殿連同與東側文華殿、西側武英殿合稱為「外朝」。文華殿在明朝曾是皇太子居住的東宮。在清朝主要用於舉行經筵,即是按一定日期,皇帝和大臣們一起講學,然後賜茶、賜宴的地方。
內廷部分是從乾清門往北,包括中軸線上的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和禦花園。東有東六宮、毓慶宮、奉先殿和齋宮,西有西六宮和養心殿,還包括最東面的寧壽宮區的一組建築和最西面的慈寧宮、壽安宮等。內廷是皇帝日常辦事以及後妃和皇子、公主們居住和活動的場所。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合成三宮。在明朝和清初是皇帝和皇后的寢宮,皇帝住乾清宮,皇后住坤寧宮。東六宮和西六宮是妃、嬪們的住所。齋宮則是供皇帝在舉行祭祀、典禮前齋戒的處所。

後記: 上排的各種脊獸,有什麼用途?

太和殿脊獸總共有10件,是所有古建築當中最多的。古代建築簷角上的脊獸也叫鎮瓦獸,除宮殿廟宇外民宅不得安置。脊獸從唐宋時的一隻,逐漸增加到數目不等的蹲獸,到了清代形成了今天常見的「騎鳳仙人」領隊的 小動物排列形態。它們的數量和種類有著極其嚴格的等級制度,數量越多,說明建築級別越高,除騎鳳仙人外,古人為它們的順序編了一個極為好記的順口溜:「一龍二鳳三獅子,海馬天馬六狎魚,狻猊獬豸九鬥牛,最後行什像個猴。」天下間,唯有太和殿可以見到它們的全貌,這不僅預示著皇權至上,更說明只有皇帝才配享受到十全十美的待遇。

充滿佛教藝術之地.敦煌莫高窟

中國的羅浮宮,1600年前的輝煌

相傳當時有一位禪師,名叫樂尊,在此地歇息時正值黃昏夕照,猛抬頭望見三危山金光萬道,萬千尊佛顯身其間。樂尊見佛顯聖,滿懷虔誠,僱人在這個斷崖上開鑿了第一個洞窟。其後又有一僧,名叫法良,開鑿了第二個洞窟。

傳奇的由來

莫高窟,又稱「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始建於十六國的前秦時期,歷經十六國、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歷代的興建,形成巨大的規模,共有洞窟735個,壁畫4.5萬平方米、泥質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佛教藝術地。由於皇家沒有直接開鑿石窟,敦煌石窟在正史中記載很少,莫高窟藏經洞的文獻也不完整,令千年來敦煌石窟藝術充滿神祕色彩。而莫高窟有鳴沙山、月牙泉相伴,颳風時鳴沙山沙子從山下往山上流動,月牙泉永遠不會被沙埋沒,千年不枯,相信是神佛的造化。

文化藝術價值

敦煌地處中西交通咽喉,敦煌的洞窟建築、彩塑、壁畫,藏經洞出土的文書和藝術品,是經過了一千年的文化交互形成的,世界上很少有這樣連續的一千年,吸收多民族藝術風格又自成體系的石窟藝術。敦煌有著悠久的歷史,在4000多年前,已有先民在此活動,考古曾發現人形彩陶罐。春秋戰國到秦漢時期,很多少數民族在這裡繁衍生息,有月氏、烏孫、匈奴。

細說「窟」風格

中心塔柱式石窟(塔廟窟)
莫高窟早期石窟的主要形式,其特點是石窟軸線的後部中心有方形塔柱直達窟頂,塔柱四面開龕造像,柱前有比較寬闊的堂,作為佛徒們瞻拜巡禮的處所,其上部有「人字形」屋頂,橫樑兩端有木質斗拱承托,常彩繪動物花卉等圖案,為仿中原的木構建築。中心塔柱式石窟雖淵源於印度石窟中的支提式石窟,但是內部裝修形式已中國化。以第428、251、254及257窟最具代表性。

覆鬥式石窟(佛殿窟)
其特點是窟內開一龕或三龕,左右兩側壁開鑿若干小室以供禪僧坐禪之用。這種石窟形式的概念來源於印度一種稱為毗訶羅石窟,實際上就是僧房,以第268、285、487窟為代表。第285窟(上圖) 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大,它是方型窟室,兩側壁下部各開4個小室,僅能容納1人坐禪。主室頂部鑿成四坡覆鬥形,鬥頂繪華蓋藻井,四角垂纓絡,覆鬥的四坡滿繪天空諸神靈、鬼怪及飛禽走獸之屬,奔騰飛揚,滿壁風動,壁畫色彩絢麗,十分引人注目,具有鮮明的民族藝術風格。

覆鬥式石窟(佛殿窟)
這種形制出現很早,是敦煌最早的窟型之一,主要特徵是窟室為方形平面,後壁開龕,龕形隨朝代的不同而有顯著的變化,北朝多為圓券淺龕,隋代多雙層龕。初唐、盛唐多敞口深龕,中唐、晚唐則變為帳形龕。主室頂部為四坡覆鬥形,頂部有方形寶蓋,裝飾極為精細,色彩鮮明豔麗,四坡壁面畫經變圖,而以畫千佛為最多。莫高窟真正的覆鬥式窟是西魏初年的第249窟,石窟利用覆鬥的四面坡盡情圖繪整個天界。此後,覆鬥頂的殿堂式窟一直盛行,其中又有多種變式。上圖是莫高窟初唐第57窟,明顯見到覆鬥的四面坡。

涅盤窟(臥佛殿)
俗稱臥佛殿,平面為橫長方形,在窟中再造一個長方形高台,佛的涅盤臥像直接橫臥在信徒面前,以供信徒頂禮觀賞。莫高窟有2座涅槃窟:第148窟和158窟,臥佛像都有15-16米長,是唐代藝術家的大手筆。如上圖第158窟的涅盤像,表現釋迦牟尼圓寂的情境,佛像左手貼放在左股,和身體渾然為一,形成一種平靜安詳的氣氛,佛陀似睡非睡的形貌,讓人感受到涅盤再生的生命力。

大佛窟
大佛窟與涅盤窟一樣,都是因應窟內造像特定需要而開鑿,數量最少卻最為人們看重。佛教信徒,尤其是擁有高貴地位和大筆財富的信徒,為表達對佛陀至高無上的崇敬,自然會想到要做一個極大的功德。大佛窟窟形下大上小,下不為平面的方形,上部石壁向上逐漸收小,窟頂為覆斗室或圓穹形。為窟內採光及供信徒就近瞻仰佛像,故在佛像面向正壁開2-3處小窗,且窟內有供攀登的通道,當然……如今一般人是不能隨便攀登上去。第96窟中倚坐的彌勒大佛,高33米,又稱「北大像」,建於唐代武周天冊萬歲元年。

背屏(佛殿)式石窟
為大型石窟,主要特徵為大覆鬥頂下有一馬蹄形中心大佛壇,佛壇上置7-9尊大型塑像,佛壇主尊塑像的背後有大背屏直通至覆鬥頂的西坡,背屏上畫佛像身光、頭光以及菩提雙樹或其他繪畫,裝飾富麗,有類似一般寺院中的扇面牆,窟內平面佈局與一般寺院相似。此類窟形主要見於晚唐、五代、宋代時期,如第16、61、98、108、146諸窟,洞窟規模宏大,蔚為壯觀。其中面積最大的是第16窟,也就是藏經洞所在的洞窟。上圖為莫高窟五代第61窟,窟頂為覆鬥形,中心設佛壇,壇上背屏連接窟頂西披。

後記: 工藝早已失傳

創造莫高窟壁畫的古代畫師,大致分為三類:一種是僧官,有一定的社會地位,但為數不多。再就是畫僧,他們是僧侶也會作畫,人數較前者略多。最後便是純粹的畫工了,他們遊走四方居無定所,在洞窟裡作畫,便在洞窟裡起居,一旦完工,就再也看不到他們的身影。可想而知這個巨大的繪製工程,一定是令許多的畫工,耗盡了畢生的精力,他們走進了這狀如蜂巢的石洞,恐怕就再也沒有走出莫高窟了,正是這樣一批優秀而又偉大的無名者,為後世留下了,人類輝煌的絲路文明的影像。

至今還未解開.秦始皇陵

第一位皇帝的陵墓

中國幾千年的歷史,出現了大大小小幾百位皇帝,他們生前手握無上權勢,坐擁天下,享有榮華富貴,去世後被葬入高大豪華的陵寢,陪葬無數金銀珠寶,尤其是中國第一個皇帝秦始皇,其陵寢歷時39年才修建完成,是歷史上第一座規模龐大、設計完善的帝王陵寢,陵寢中有各式宮殿、有軍隊馬車、有各種奇珍異寶,舉世聞名。

天命最高

秦始皇陵,即始皇帝的陵墓,位於中國陝西省西安臨潼區的驪山,本稱驪山園。現存陵墓放置棺槨和陪葬器物的地方,為秦始皇陵建築群的核心,目前尚未發掘。在秦始皇陵剛剛被發現的時候,陝西省西安市驪山只是一個小地方,現在就成為了全世界的考古學家以及歷史學家所關注的地方。根據近幾十年的考古學家調查,發現其陵區總面積達56平方公里,主體工程包括地宮、城牆、從葬坑等,整體佈局完整,埋藏豐富,內裡藏著多個機關。

拆解陵墓佈局及構造

秦始皇陵的封土是三級階梯的,狀呈覆鬥,底部近似方型,高76米,佔地120萬平方米。但是歷經兩千多年現在的皇陵封土完全變了模樣,只能看到一個類似棱形的土堆,地面建築已經蕩然無存,據說是被項羽燒毀了。秦始皇按照「事死如事生」的原則,仿照咸陽宮的佈局建造,俯視是個回字形。封土是其整個陵園的核心,有內外兩重城垣,城垣四面設置高大的門闕,形制為三出闕的屬天子之禮,是帝國頒布政教法令的地方。周圍還有陪葬墓和陪葬坑等一起構成完整的帝王陵。
再來說這個仿照咸陽城建造的陵園構造特點。整個陵園可分為四個層次,核心部位地宮,以及包圍在外的內城、外城和外城以外,環環相扣裡外分明。由下面來說,首先是地宮。地宮就是秦始皇陵最核心最為神秘的地方,就是封土之下。其次是內城,內城也是皇陵重點建設的地方,其根據宮廷建築的特點南面是主要建設區,北面是附屬區。
再次是外城,即內外城垣之間的外廓城部分,在其西區的地面和地下設施最為密集,是重點建設區,在南、北兩區目前尚未發現遺蹟、遺物。這樣的佈局說明外廓城的西區是重點區,與內城相比外城就是附屬的地位。最後就是外城垣之外的地區,這個地區分佈著三處修陵人員的墓地、磚瓦窯址和打石場等,在北邊發現有陵園督造人員的官署及酈邑建築遺址,這個區域就屬於整個陵園最次要的位置。

秦始皇陵為何不敢挖?

秦始皇陵被發現已超過40年,中國至今仍沒有開挖的打算。考古學家表示,世人想見到秦始皇陵地宮的真面目,恐怕遙遙無期!因為挖掘秦始皇陵事關重大,短時間內不開挖也是政府和所有學者一致的決定,除了墓穴存在大量水銀、機關,工程的挑戰和文物出土後的保存更是大難題!
1. 保留秦始皇陵的地面景觀
挖掉了秦陵地面以上的墳,最直接的問題就是秦始皇陵的地面景觀就會消失。秦始皇陵沒有了墳堆,如何能讓人感受秦陵恢弘的全景?前兩年考古探測發現,規模宏大的地宮位於墳堆頂台下,距離地面約35米深,地宮約相當於一個準足球場那麼大。
2. 地宮極深,如何垂直勘察
如果地宮距離現在的地表35米深,相當於15層左右的高樓,這樣的立壁,如果是石或哪怕是土石結合的還算牢固,如果像兵馬俑坑那樣只是板壁和土壁,會不會導致塌方?
3. 秦朝文物不能保護
這一個問題實際上是結合上述問題綜合形成的,即便不是絲織品等有機物,就是兵馬俑這樣的無機物,天長日久,暴露在外,還生出了幾十種病菌。中國考古學家們在1974年就已經發現了秦始皇陵,而且秦始皇的埋身之處也已經找到,但是幾乎整整40年過去了,國家卻從來沒有要開棺的意思,一直以陵墓中探測到水銀含量嚴重超標為理由。

後記: 挖掘,就是毀滅!

中國有兩個千年陵墓沒有開挖,一個是武則天的乾陵,另一個就是秦始皇陵。古往今來,皇帝們都迷信死後世界,講究厚葬,甚至陪葬了不少美人宮女。厚葬的結果就是,死後不得安寧,就像所有的古墓一樣,被吸引來的「盜墓賊」一批又一批,前仆後繼。

北京猿人重現.周口店北京人遺址

揭開人類歷史的序幕

周口店遺址是人類了解自身進化歷史、追尋遠古文化足跡的一個重要視窗。知道遠古人類會說話嗎?他們吃的是什麼?他們的身高和相貌特徵?人類什麼時候開始穿鞋子的?「北京人」頭蓋骨又是怎麼丟失的?走近我們的先人,感受那個洪荒又遙遠的時代。

第一次發現

周口店遺址博物館坐落在北京城西南房山區周口店龍骨山腳下,是一座古人類遺址博物館,始建於1953年。早在1929年,中國古人類學家斐文中先主在龍骨山發掘出第一顆完整的「北京猿人」頭蓋骨化石,震撼了全世界。距北京市區約48公里,是世界著名的古人類和古脊椎動物考古遺址,是「北京人」的發現地。

歷史下的證據

周口店遺址是世界上唯一保存縱貫五六十萬年史前人類活動遺蹟和人類最早用火證據的遺址。1929年,裴文中教授帶隊在這裡發掘出第一個完整的北京人頭蓋骨,為達爾文學派從猿到人的進化理論找到了直接的科學證據,轟動了全世界,但可惜的是這個頭蓋骨在抗日戰爭時期丟失,據猜測可能被日本人帶上阿波瓦號後由於該船沉沒事故而丟失。周口店遺址歷經80多年時斷時續的發掘,科考工作目前仍在進行中,第一地點現已發掘40多米,還不到洞內堆積的一半。

天時地理人和

周口店遺址背靠峰巒起伏的太行山脈,面臨著廣闊的華北平原,山前一條小河潺潺流過,這裡自然資源豐富,氣候溫暖宜人,是70萬年至20萬年前的「北京人」、20至10萬年前的「早期智人」、約4.2至3.85萬年前的「田園洞人」、3萬年前左右的「山頂洞人」生活的地方。周口店遺址共發現不同時期的各化石和文化遺物地點27處,出土人類化石200多件,石器10多萬件以及大量的用火遺跡及上百種動物化石等,成為舉世聞名的人類化石寶庫和古人類學、考古學、古生物學、地層學、年代學、環境學及岩溶學等多學科綜合研究基地。

人類進化理論

北京人及其文化的發現與研究,解決了19世紀爪哇族發現以來的關於「直立人」是猿還是人的爭論。事實證明「直立人」是人類歷史的最早期,處於從猿到人進化過程最重要的環節,他們是「南猿」的後代,後來「智人」的祖先。北京人具有「直立人」的典型形態標準,而北京人對火的使用,更加完備了其作為人的特徵。北京猿人化石共出土頭蓋骨6具、頭骨碎片12件、下頜骨15件、牙齒157枚及斷裂的股骨、脛骨等,分屬40多個男女老幼個體。發現10萬件石器材料及用火的灰燼遺址和燒石、燒骨等。山頂洞人化石和文化遺物的發現,更充分表明了北京人的發展和延續。

遺址第一地點

周口店遺址第一地點,又稱「猿人洞」,即著名的北京猿人化石出土地點。1921年和1923年瑞典地質學家安特生與奧地利古生物學家師丹斯基發現並進行了試掘,1927年開始正式發掘。當中發現了一顆保存很好的人類下臼齒化石,經過仔細的研究後,提議給這種中國古代的人類一個古生物學的學名:「中國猿人北京種」,後來葛利普教授將之命名為「北京人」,這個通俗的名字,一直沿用至今。

探索.生活

北京人洞穴堆積層厚40多米,根據對北京人骨骼化石、石器、用火遺蹟等方面的研究,考古學家們認為北京人大約生活在距今70萬年到20萬年。北京人的腦量平均達到1088毫升,頭部特徵較原始,但已有明顯的現代蒙古人種的特徵,男性身高約156厘米,女性身高約144厘米,食物主要來源於狩獵和採集,而且懂得用火和吃熟食,用火主要取於自然,知道保護火種,火的使用完備了人的特徵。石器更是「北京人」文化的主要代表,「北京人」創造了三種不同的打片方法,主要用砸擊法,生產出長20至30毫米的小石片;常見長度為20至40毫米;工具分兩大類,第一類包括錘擊石錘、砸擊石錘和石鑽,第二類有刮削器、尖狀器、砍砸器、雕刻器、石錐和球形器。

後記: 北京猿人其實是河北猿人?

北京猿人最初其實是河北猿人,發現北京猿人的時候周口店隸屬於河北省,最初叫周口店猿人,建國後周口店劃歸北京管轄後才有了北京猿人的說法。
~如果大家對中國的世界遺產有興趣,記得留意下一期介紹~
No Comments

Sorry, the comment form is closed at this 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