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中國.心睇驗-親子之旅【探究古跡篇】

美麗中國.心睇驗-親子之旅【探究古跡篇】

現今父母有年輕化趨勢,親子間岀門旅遊次數相對地比以往多,而親子旅遊就是最能加速關係的磨合活動,有助增加親子間互動,更可彌補平時難以跟孩子長相處的遣憾……今次我們將介紹國內的戶外生態園區,讓大人細路一同親親大自然,享受一個零壓力旅遊。

廣西桂林.山水甲天下

桂林是一座古城,戰國時的楚國。「桂林」這個名稱最早出現在秦代,據說因為當地遍植玉桂樹而得名。宋代之後,桂林就成為廣西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桂林風景的「四絕」有「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當中桂林的山最稱奇之處,是平地拔起,互不相連,像一支支碧綠的玉簪。有詩句「四野皆平地,千峰直上天」,這是桂林山的真實寫照。桂林的山形狀多變,多以形象得名,「駱駝山」、「象鼻山」、「伏波山」就是著名的例子。

古城桂林出才子

桂林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古代的城池、石刻、墓址、遺蹟比比皆是,而且人文資源豐富,民族風情獨特。保留完好的近代名人故居,是桂林翔實而珍貴的歷史寫照。桂林歷史悠久。根據市區寶積岩和甑皮岩洞穴發現的遺物,後經考證後,甑皮岩人已進入母系氏族社會階段,至今約一萬年。

桂林有「狀元城」之稱。唐朝乾寧年間的桂林人趙觀文,是廣西歷史上第一個狀元。明代科舉考試,廣西有181人中進士,其中49人屬桂林人,為廣西之冠。清代,廣西出了四個狀元,全是桂林人。自唐宋的獨秀峰下,桂林人傑地靈,而在宋代以後,桂林更辦有縣學、社學和義學,講學之風大開。

山水文化的符號

桂林山水文化有一個看得見摸得到的載體,那就是桂海碑林。桂林奇山異洞中琳琅滿目的摩崖石刻多達2000多件,絕對是世界第一。因此旅客來桂林遊山玩水時也有「看山如觀畫,讀山如讀史」的說法,能夠把藝術文化史與山水融為一體,堪稱天人合一,就只有桂林。

人在江中游,如在畫中行

象鼻山就是桂林的標誌,山形酷似一頭臨江吸水的巨象。傳說玉皇派天兵天將下凡征戰,路過桂林時,隨行的天象病倒,其後桂林的一位老醫生替天象治好了病,天象為了報答治病之恩,留在了人間。而在象鼻和象腿之間的面積約有150平方米的圓洞,江水穿洞而過,如明月浮水。坐落西岸的象山水月與灕江東岸的穿月岩相對,一掛於天,一浮於水,形成「灕江雙月」的奇特景觀,凡是來桂林旅遊的旅客,基本上都會來象鼻山遊覽。

象鼻山的主要景點有水月洞、象眼岩、普賢塔、宏峰寺及寺內的太平天國革命遺址陳列館等。象鼻山上有一座塔,名為普賢塔;東邊有一山洞,名為水月洞,洞中有水流過。山腰處還有一穿貫通的岩洞,好似大象的眼睛。灕江自象鼻山順流而下,到陽朔,這一段水路伴隨著奇峰,景色極其優美。當地人常說的「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山水甲桂林」就有此其意。

長髮美女紅瑤族

桂林是一個多民族的聚居地,有壯族,瑤族,苗族,侗族等十多個少數民族,他們共同創造了灕江兩岸悠久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同時又以各自獨異的節日文化、人生禮儀、衣食住行習俗組成一幅幅古淳厚的風俗畫。其中在桂林的龍勝縣就居住了一個堪稱世界上最美的少數民族 — 紅瑤族。

紅瑤族是瑤族的一個分支,因其以紅色為最美,以紅色為服飾的顯著特徵而得名。位於龍勝梯田景區的黃洛瑤寨,是紅瑤族的主要居住地。在風景如畫的梯田腳下,大約有60戶左右的紅瑤族,居住於此。紅瑤寨裡的120多名成年婦女中,有80多名的頭髮在1.4米以上,最長的達1.8米,在2002年更獲得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總部頒發的「群體長發女之最」的證書,號稱天下第一長髮村。

無山不洞,無洞不奇

在桂林,不僅山山有洞,洞幽景奇。而且從山腳到山頂常常密佈溶洞,此種地貌地區,往往奇峰林立。還有山洞內部河水貫通,全年流動,想要目睹洞奇、石美,就要到「銀子岩」。

銀子岩展現了石灰岩洞的氣勢,規模之大貫穿了12座山峰,屬層樓式溶洞,包括下洞、大廳、上洞三大部分,匯集了不同地質年代發育生長的各種類型的鐘乳石,特色景點數十個。岩洞內有「音樂石屏」、「廣寒深宮」、「雪山飛瀑」等三絕,還有「佛祖論經」、「獨柱擎天」、「混元珍珠傘」等三寶。銀子岩是桂林最美麗的岩洞,五彩繽紛,如花似錦,被譽為「世界溶洞奇觀」。

龍脊梯田

另一個到桂林不能錯過的景點,是有著「梯田世界之冠」美譽的龍脊梯田。令人驚嘆的梯田始建於元朝,完工於清初,距今已有650多年歷史,梯田分佈在海拔300~1100公尺之間,最大坡度達50度,從山腳盤繞到山頂,環山的梯田倒影,層層疊疊,高低錯落。登上梯田頂端,如臨仙境,而造訪過程同時能欣賞古壯寨,特別是壯家吊腳樓建築,令人印象深刻。

浙江杭州.絕色西湖

最早出現的「西湖」名稱,是在白居易的《西湖晚歸回望孤山寺贈諸客》和《杭州回舫》這兩首詩中。北宋以後,各大詩人都以西湖為名,錢塘湖之名逐漸鮮為人知。而蘇軾的《乞開杭州西湖狀》,則是官方檔中第一次使用「西湖」這個名稱。2000多年前,西湖還是錢塘江的一部分,由於泥沙的淤積,在西湖南北兩山 — 吳山和寶石山山麓逐漸形成沙嘴,此後兩沙嘴逐漸靠攏,最終毗連在一起成為沙洲,在沙洲西側形成了一個內湖,即為西湖。

西湖古蹟遍佈

中國古代以「西湖」命名的就有36個之多,其中以杭州西湖最為著名。西湖是一個歷史悠久、世界著名的風景遊覽勝地,古蹟遍佈,山水秀麗,景色宜人。湖中被孤山、白堤、蘇堤、楊公堤分隔,按面積大小分別為外西湖、西裡湖、北裡湖、小南湖。蘇堤、白堤越過湖面,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三個小島鼎立於外西湖湖心,夕照山的雷峰塔與寶石山的保俶塔隔湖相映,由此形成了「一山、二塔、三島、三堤、五湖」的基本格局。

「孤山」走

孤山位於西湖風景區旁,是西湖中最大的島嶼,面積20公頃,是文物勝跡薈萃之地。現有勝景30處,走在山間小徑頗有山林的感覺。孤山碧波環繞,山間花木繁茂,亭台樓閣錯落別致,是一座融入自然美和藝術美為一體的立體園林。當中最有名的,就是湖中孤峙之島。孤山景色早在唐宋已聞名遐邇,唐詩人白居易有「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明代淩雲翰有「凍木晨聞尾畢浦,孤山景好勝披圖」的佳句。更有宋代隱居詩人林和靖墓寢,流傳著有」梅妻鶴子」之說。

兩塔各佔「一南一北」

雷峰塔是西湖的標誌性景點,與北山的保俶塔,各分南北,隔湖相對,一湖映雙塔。雷峰塔的舊址在北宋初建時為十三層,但是由於財力不足,最終只修建了五層。後來清朝末年到民國初期,人們都認為雷峰塔下有特別的寶物,所以經常遭盜,最終,雷峰塔終於倒塌了。其後新建的雷峰塔是集古典與現代的相結合,即保留了古代的那種味道。塔身的設計都是按照舊址的形狀來設計,保留了宋代八角建築的風格,新建後的雷峰塔金碧輝煌,有重現了往日的風采。

保俶塔位於北面的寶石山上,又名保叔塔。保俶塔初建於1000多年前的五代後吳越忠懿王年間,其後經歷過不少修葺,而現在的保俶塔就是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照古塔原樣重建的。由於保俶塔規劃較小,且重建後為實心塔,故無法登塔。幸好塔處於寶石山上,登塔時更可從山上俯瞰整個西湖,在保俶塔往下望西湖,西湖美景盡收眼底,有種讓人心曠神怡的感覺。

「三島」人工美

從空中俯瞰,西湖中有三座小島,其中最大的一個,呈「田」字形,這就是稱為小瀛洲的人工島。其實小瀛洲是明代疏浚湖泥後,在宋蘇軾建造三潭的基礎上,修建環形放生池堤而逐漸形成的。最終形成了環形堤中有放生池,池中有小島,島上又有橋與東南西北方向的環堤相連,整體恰如一個「田」字,進而形成了「湖中有島,島中有湖」的奇景。

湖心亭,中國四大名亭之一,位於西湖中央,是三島中最早的島。在湖心亭極目四眺,湖光皆收眼底,群山如列翠屏,在西湖十八景中稱為「湖心平眺」。清帝乾隆在亭上題過匾額「靜觀萬類」,以及楹聯「波湧湖光遠,山催水色深」。島的南邊有座石碑,題著「蟲二」,據說也是乾隆禦筆,這是將「風月」二字的外邊部分去掉,取「風月無邊」的意思。

阮公墩就是「方壺」,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方丈」。它是西湖中一座最年輕的綠色人工小島。阮公墩的特色是每年夏秋季舉辦的仿古夜遊,活動中將會重現古代莊園的莊主和家人接待賓客的熱鬧場景。

西湖「堤聲」啼不住

「白堤」東起斷橋,經錦帶橋而止於平湖秋月,長約1公里,是杭州市區與西湖風景區相連的紐帶。白堤在唐代名白沙堤,白居易任杭州刺史,後人感懷這位賢明的地方官,於是將白沙堤改為「白堤」。堤岸風光旖旎,西湖十景中的「斷橋殘雪」便出自於此。

「蘇堤」全長2.8公里,是一條貫穿西湖南北風景區的林蔭大堤。蘇軾在杭州任知州時,興修水利、疏浚西湖,後世為紀念他的功績而命名。自南宋以來,「蘇堤春曉」一直居西湖十景之首。

「楊堤」又名楊公堤,因明朝杭州知府楊孟瑛而得名,堤上有六橋,而自北而南第五橋,因附近有三賢祠而被命名為「景行」,這也是楊公堤上至今唯一尚存的古橋。這裡沿途有許多秀麗的風景,環境幽靜的令人心空一切,陶醉其間。

一湖分五

西湖水域由天然島嶼孤山和堤、橋劃分成五個相互連通的大小湖面,按面積大小它們依次是外湖、西裡湖、北裡湖、小南湖和嶽湖。「外湖」居西湖水面東部和南部,佔全湖水面的五分之四,這裡水天相接,視野開闊,偏西一帶水面有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三個歷史上由人工堆疊形成的島嶼,是湖心遊覽的精華。「西裡湖」的東岸就是蘇堤,它的西面有楊公堤,蕩舟在西湖上這塊目前相對比較寧靜的水面,湖光山色,讓人心醉。

「北裡湖」連接寶石山、葛嶺,西南面有孤山,南面是白堤。「小南湖」和「嶽湖」分別位處西裡湖之南、北,這兩塊水域雖然比較小,但是因而顯得精緻雅秀,且特色鮮明。「小南湖」周邊有南屏山和南高峰的秀麗風姿倒映水中。嶽湖湖岸曲折多變,古蹟、園林環繞,景觀富於變化。西湖與錢塘江相連後,每天引入錢塘江水約30萬立方米,西湖水由原來的一年一換變成每月一換,透明度由原來的不足60厘米提升到120厘米,擁有良好的水質。

重慶至湖北長江三峽.展現喀斯特的美

長江是亞洲第一大河流,由西向東貫穿中國大陸流入太平洋,全長193公里,其中三峽河段全長約119公里,由前段瞿塘峽、中段巫峽和後段西陵峽三段峽谷組成。長江垂直切穿南北走向的巫山山脈,高山峽谷完美呈現喀斯特的地貌,主要有岩溶乾谷、岩溶懸谷、落水洞、岩柱等形態,形成的奇山怪石。以「雄、奇、險、秀」的自然景觀和豐富的人文歷史遺跡而聞名。

什麼是「喀斯特」

喀斯特地貌又稱岩溶地貌,是指具有溶蝕力的水對可溶性岩石進行溶蝕等作用後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態的總稱。除溶蝕作用外,還有流水的沖蝕、潛蝕、坍陷等機械侵蝕過程。喀斯特地貌包括溶洞、天坑以及溶洞內部的石柱、石筍、鐘乳石等景觀。在中國,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大都分佈在南方,主要集中在西南部地區的碳酸鹽出露地區,其中廣西、貴州和雲南東部占的面積最大,北方一些地區也有分佈。

前段的「瞿塘峽」

瞿塘峽西起白帝城,東到大溪鎮。在峽谷入口處,可看到在這裡兩面隔江對峙的絕壁,組成了一道天造地設的大門,這就是夔門。夔門自古以來就有「天下雄」的美稱。過了夔門,就進入了瞿塘峽。瞿塘峽雖然只有短短的8公里,但兩岸的風景名勝卻非常多,如風箱峽、石棧道等。黃褐色的峭壁,上面有一道裂縫,裂縫上放著幾個好似風箱的東西,因此風箱峽便由此得名。那麼那些酷似風箱的東西究竟是什麼呢?原來竟是古代的棺木。據考證,那些懸棺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至於古人是怎樣把這麼重的棺木掛上懸崖,至今仍是一個謎。

瞿塘峽是三峽中最為雄偉險峻的峽谷,亦是長江從四川盆地進入三峽的入口處。兩岸高山,南邊的稱為「白鹽山」,北邊的是「赤甲山」。白鹽山是因黏附在岩石上的水溶液,主要含鈣質,色似白鹽而得名;相反赤甲山因含有氧化鐵的水溶液黏附在風化的岩層表面,山土石呈紅色。石灰岩喀斯特地貌經過長期的風剝雨蝕,就好像刀削斧砍一樣。

中段的「巫峽」

巫峽位於重慶巫山縣和湖北巴東縣之間,西起巫山大寧河口,東至官渡口,全長45公里,是三峽中最大的峽谷。巫峽長谷深,奇峰突兀,峽谷幽深秀麗,素以「秀」著稱。巫峽是三峽中最連貫、最整齊的峽谷,分為東西兩段,西段由金盔銀甲峽、箭穿峽組成,東段由鐵棺峽、門扇峽組成。

整個峽區奇峰突兀、怪石嶙峋、峭壁屏列、迂迴曲折。峽谷內長年雲遮霧繞,煙雨濛濛,時常形成巫山雲雨的奇妙景觀。遊玩巫峽的一大亮點是觀賞巫山的紅葉。最佳觀賞時間是每年11月至次年1月間,最佳的拍攝位置不在三峽遊船上,而在神女峰對面的青石鎮附近。

下段的「西陵峽」

西陵峽西起香溪口,東至南津關,全長76公里,因位於宜昌市的西陵山而得名。提起西陵峽,不少人給它「三個最」。首先它是三峽中最長的一個峽,自上而下,共分為四段;香溪寬谷,西陵峽上段寬谷,廟南寬谷,西陵峽下段峽谷。第二,是自然風光最為優美的一個峽,北宋著名政治文學家,歐陽修為此留下了「西陵山水天下佳」的千古名句,這個美真是由古至今,悠遠流長。

最後的就是「最險」。過去以來,這一帶觸礁沉船的事故層出不窮,青灘北岸有一座「白骨塔」,以堆積死難船工的屍骨而得名,但經過多年的修築後,現在的西陵峽早已今非昔比,安全度大增。西陵峽的主要景觀有:兵書寶劍峽,牛肝馬肺峽,崆嶺峽和燈影峽,這就是著名的「西陵四峽」。西陵峽的地質構造屬黃陵大背斜的東端,航道歷史上以怪石林立、灘多水急、行舟驚險而聞名。

天然石樑「白鶴梁」

白鶴梁,古稱巴子梁,位於重慶涪陵白鶴梁水下博物館。關於其名稱的來歷,相傳唐朝時朱真人在此修煉,後得道,乘鶴仙去,故名「白鶴梁」。白鶴梁題刻位於長江三峽上游涪陵區北的長江與烏江交匯處,在三峽大壩修建之前少有人知,可謂養在深閨人未知。但是自從三峽大壩開建,導致長江水位飆升,白鶴梁才重新回到大眾的視野,名聲鵲起,地位也迅速變得重要起來。

白鶴梁的石樑樑體分上、中、下三段。題刻區位於中段長約220米,寬約15米的樑體上,石樑上匯集了唐宋以來千餘年各派書家遺墨,隸、篆、楷、行、草皆備,還有八思巴文,書體風格顏、柳、歐、蘇俱全,題刻內容或詩或文、記事或抒情,涉及到各歷史時期的許多層面,石魚雕刻精巧流暢,頗具功力,因此白鶴梁有「水下碑林」之譽,有重大的史料價值。

甘肅莫高窟及麥積山石窟、山西雲岡石窟、河南龍門石窟.中國四大佛教石窟

石窟原是印度的一種佛教建築形式,其宗教提倡遁世隱修,因此僧侶們選擇崇山峻嶺的幽僻之地開鑿石窟,以便修行之用。在中國的石窟起初是仿印度石窟的制度開鑿的,多建在中國北方的黃河流域。龍門石窟、莫高窟、雲岡石窟並稱中國三大石窟,後加麥積山石窟稱四大石窟,而龍門石窟數量之多不僅位居中國各大石窟之首,更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評為「中國石刻藝術的最高峰」。

何為「窟」?

「石窟」的格局大多是以一間方廳為核心,周圍是一圈柱子,三面鑿幾間四方的修行的小禪室,窟外為柱廊。「窟」為馬蹄形平面,主像以三世佛為主,還有釋迦和交腳彌勒菩薩,外壁雕千佛。主佛形體高大,佔據窟中主要位置。石窟藝術是一種宗教文化,取材於佛教故事,興於魏晉,盛於隋唐。它吸收了印度犍陀羅藝術精華,融匯了中國繪畫和雕塑的傳統技法和審美情趣,反映了佛教思想及其漢化過程,是研究中國社會史、佛教史、藝術史及中外文化交流史的珍貴資料。

甘肅的「莫高窟」

敦煌莫高窟俗稱「千佛洞」,創建於366年,歷經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朝代的建造,由公元4世紀至14世紀千多年的洞窟共有735個、壁畫4.5萬平方米、泥質彩塑2415尊,加上後期藏經洞出土的數萬件敦煌文獻和紙布絹畫等珍貴文物,敦煌石窟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佛教藝術地。

莫高窟是一座融繪畫、雕塑和建築藝術於一體,以壁畫為主、塑像為輔的大型石窟。莫高窟壁畫繪於洞窟的四壁、窟頂和佛龕內,內容博大精深,主要有佛像、佛教故事、佛教史跡、經變、神怪、供養人、裝飾圖案等七類題材,此外還有很多表現當時耕作、紡織、戰爭、舞蹈、婚喪嫁娶等社會生活各方面的畫作。莫高窟壁畫的工藝早已失傳,至今再也無人能畫出盛唐時期的那種奢華極致的美感。

甘肅的「麥積山石窟」

麥積山石窟是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世界文化遺產,位於甘肅麥積山,開鑿於山體西南、南、東南三側的峭壁上,洞窟之間有層層相疊的棧道相連。石窟開鑿於十六國時期的後秦(384-417年),以後南北朝時期的北魏、西魏、北周和隋、唐、宋、元乃至明、清等十幾個朝代,都在這裡進行了營建。

麥積山現存大小窟龕194個,54個位於南崖,140個分佈在西崖。除少數窟龕成空外,從公元4世紀末到19世紀共保存了石雕7200多件,壁畫1300多平方米。由於麥積山岩系紅土與砂石構成的礫岩,只能開鑿窟龕,不宜造像,因此這裡的塑像都是泥塑形成的。此外,石窟亦有個別的石像碑,它們大多是用多處石材移至此地雕成,泥塑用料講究,至今保存完好。泥胎外原有彩塑,雖然至今大多顏色剝落,但有些彩繪者,通過不斷的補繪有助保存塑像原有的色彩。

山西的「雲岡石窟」

雲岡石窟位於武州山南麓、武州川的北岸,始建於北魏建都平城(現今大同)的時代。石窟存有主要洞窟45個,大小窟龕252個,石雕造像51000多軀,屬中國規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雲岡石窟和後期開鑿的洛陽龍門石窟不同的是,雲岡石窟不僅有中國傳統藝術風格,也融合了古印度、西域和中原各民族的藝術特徵。

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第20窟的「白佛爺洞」,高13.75米露天釋迦坐像,這尊塑像胸部以上保存得依然完整,面部半圓、深目高鼻、眼大唇薄,保留着典型的西域少數民族、印度人的面部特徵。雲岡石窟景區分為景觀區和石窟群,其中,石窟群無疑是最大的看點。整個石窟群自東而西依自然山勢分為東、中、西三區,目前對外開放的洞窟大約40個,一般主要遊覽第5、6窟的「五華洞」和第16 – 20窟的「曇曜五窟」。

河南的「龍門石窟」

龍門石窟開鑿於北魏孝文帝年間,之後連續大規模營造達400多年,至今存有窟龕2345個,造像10萬多尊,碑刻題記2800多品,當中最大的佛像高達17.14米,最小的僅有2厘米,龍門石窟更是少數民族文化與中原文化融合後的一種綜合傳承。

場內的奉先寺是龍門石窟規模最大、藝術最為精湛的一組摩崖型群雕,因它隸屬於當時的皇家寺院奉先寺而俗稱「奉先寺」,此窟建開鑿於唐高宗初,咸享三年(672年)。洞中佛像明顯體現了唐代佛像藝術特點,面形豐肥、兩耳下垂,形態圓滿、安詳、親切,極為動人。主佛蓮座北側的題記稱之為「大盧舍那像龕」,這裡共有九軀大像,中間主佛為盧舍那大佛,為釋迦牟尼的報身佛,據佛經說,盧舍那意即光明遍照。從龍門石窟內的造像風格來看,它們的線條較其他石窟圓潤、流暢,同時造像材質屬於石灰岩,因此造像也較為細膩、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