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中國.心睇驗-追尋世遺之美【第二彈: 黃山、九寨溝、黃龍、武陵源、承德避暑山莊和外八廟、曲阜三孔】

美麗中國.心睇驗-追尋世遺之美【第二彈: 黃山、九寨溝、黃龍、武陵源、承德避暑山莊和外八廟、曲阜三孔】

天下第一奇山.安徽黃山

自古黃山天下奇

黃山是中國十大名山之一,景色奇絕,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稱,著名景觀有「四絕三瀑」。「四絕」指的是奇松、怪石、雲海、溫泉;「三瀑」指的是人字瀑、百丈泉、九龍瀑。今天,千姿百態的黃山,惟妙惟肖的怪石,變幻莫測的雲海,構成了黃山靜中有動,動中有靜的巨畫,更塑造了黃山永恆的靈性。對於從四方八面來到這個風景勝地的遊客、詩人、畫家和攝影家而言,黃山絕對是具有永恆的魅力。

黃山的地理

黃山處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內,由於山高谷深,氣候呈垂直變化。同時由於黃山的北坡和南坡受陽光的輻射差大,局部地形對其氣候起主導作用,形成雲霧多、濕度大、降水多的氣候特點。主峰蓮花峰,海拔1864米,是黃山的最高峰,也是華東第三高峰。山中的「溫泉、雲谷、鬆谷、北海、玉屏、釣橋」六大景區,風光旖旎,美不勝收。

地質前後不一

黃山經歷了漫長的造山運動和地殼抬升,以及冰川的洗禮和自然風化作用,形成其特有的峰林結構。山體主要由燕山期花崗岩構成,垂直節理發育,侵蝕切割強烈,斷裂和裂隙縱橫交錯,長期受盡水的溶蝕,形成瑰麗多姿的花崗岩洞穴與孔道。前山岩體節理稀疏,岩石多球狀風化,山體渾厚壯觀。後山岩體節理密集,多是垂直狀風化,山體峻峭,形成了「前山雄偉,後山秀麗」的地貌特徵。

立體景觀

黃山集名山之大成,它擁有泰山之雄偉、華山之峻峭、峨嵋之清涼、匡廬之飛瀑、雁蕩之巧石、衡山之煙雲、黃山無不兼而有之。更號稱有「三十六大峰,三十六小峰」,主峰蓮花峰海拔高達1864米,與平曠的光明頂、險峻的天都峰一起,雄居在景區中心,周圍還有77座千米以上的山峰,群峰疊翠,組合成一幅波瀾壯闊、氣勢磅橫的立體畫面。

四季分明

黃山以變取勝,一年四季景各異,山上山下不同天,而且朝夕有別。初春是繁花似錦、五彩繽紛、漫山杜鵑、爭奇鬥艷﹔盛夏時湧泉池清、峭壁飛瀑、層巒疊翠、綠蔭遍地、芳香誘人﹔金秋時丹楓如火、層林盡染、凝紫飛紅﹔嚴冬時玉樹瓊樓、霧鬆冰掛、晶瑩雅潔。由於黃山四季鮮明,風景各有不同,因此很多旅客登上黃山的經驗也不只一次。

悠遠流長的宗教文化

黃山與宗教有密切的關係,唐代道教舊籍中,有關於軒轅黃帝和容成子、浮丘公來山煉丹、得道升天的仙道故事,流傳千年,影響深廣,至今還留下與上述神仙故事有關的許多峰名,如軒轅峰、浮丘峰、望仙諸峰。據《黃山圖經》記載,佛教早在南朝劉宋間就傳入黃山,歷代先後修建寺底近百座。寺廟之中,祥符寺、慈光寺、翠微寺和擲缽禪院,號稱黃山「四大叢林」。

黃山藝術互相影響

黃山偉大的自然美,使無數詩人、畫家和其他藝術家為之讚嘆和陶醉,更留下了不可勝數的藝術作品。從盛唐到晚清的1200年間,僅就讚美黃山的詩詞來說,就有兩萬多首。黃山藝術作品的體裁和內容都十分豐富,他們從各個側面發掘體現並充實了黃山的美,是中國藝術寶庫中的燦爛花朵。黃山哺育了各個時代的許多藝術家,藝術家們又賦予黃山以藝術的生命。

後記: 黟山=黃山

黃山原稱「黟山」,因為遠遠望去,黃山山色如黛,而且蒼闊,故此以「黟」為名,簡單來說黟就是黑的意思。後因傳軒轅黃帝曾在此煉丹成仙,唐玄宗信奉道教,故於天寶六年(西元747年)六月十七日改為「黃山」。黟縣山上,多產青石,即「黟縣青」大理石,這種青石處於高山,飽經雲霧沐浴,石質硬軟適度,歷來多用於建材和石雕。現在保存完好的徽州古民居的石雕,大都取材於此類石材。黃山一直以來資源豐富,生態環境價值甚高的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和療養避暑勝地。

人間仙境.四川九寨溝

九寨歸來不看水

九寨溝是中國著名的風景區,處在青藏高原,從遠古一直安靜沉睡在這裡,同時有九個藏族村寨坐落在這片高山湖泊群中,因而被稱為「九寨溝」。九寨溝水系流經白河、白水江、嘉陵江,最後流入長江。更在1992年被列為世界自然遺產,有人說九寨溝是個童話的世界,這裡的水景最為出名,更有「九寨歸來不看水」的說法。

如詩如畫令人驚豔

九寨溝主要由岷山山脈中呈「丫」字形分佈的日則溝、則查窪溝、樹正溝三條溝谷所構成。原始秀麗風景和自然景色以高山湖泊和瀑布群為主要特點,集湖泊、瀑布、河灘、溪流、雪峰、森林及藏族風情為一體。它擁有宏偉氣度的長海,深邃幽藍的五彩池,絢麗變換的五花海,星星點點璀璨的火花海,星光燦爛的老虎海,魚兒潛遊的犀牛海,還有羞澀藏於蘆葦中的蘆葦海。

此景只應天上有

九寨溝位於海拔2000米至3106米之間,但由於部分區域海拔比較高,部分遊客可能會產生高山反應,建議出發前先做定準備。九寨溝總面積約620平方公里,約有52%的面積被原始森林覆蓋,也有多種野生動物棲息於此。另外,九寨溝還有數量眾多的湖泊,這裡的湖泊面積雖然太大,但又被稱為「海」。而九寨溝的各個「海」,水質都非常的清澈,在植物和陽光的承托下,展現出不同的顏色,非常的美麗。

九寨溝屬於高原氣候,早晚溫差較大,但四季氣候宜人,冬無寒風,夏季涼爽,是世界上旅遊熱點之一。九寨溝呈現的美景四季都不一樣,每年春季,可以看到冰雪消融,萬物復甦的場景,漫步在木棧道上感受春日氣息。在夏季,可感受清澈的池水帶來的清涼,夏季氣溫不高,可以來避暑。到秋天,九寨溝很適合賞紅葉,感受秋涼之意。而冬季,九寨溝會有冰瀑、藍冰等奇妙的風景。

夢遊仙境處

九寨溝大多數湖泊的形成源於水中所含碳酸鈣。遠古時代,水中所含碳酸鈣質無法凝結,只能隨水漂流。距今約12000年,氣候轉暖後流水中的碳酸鈣質活躍起來,一旦遇到障礙物便附著其上,逐漸積累,形成今天九寨溝中一條條乳白色的鈣質堤埂,這些堤埂堆積起來形成堰塞湖。九寨溝山水約形成於第四紀冰川期,現保留大量第四紀冰川遺蹟。由於含大量碳酸鈣質,湖底、湖堤、湖畔均可見乳白色碳酸鈣形成的結晶,而來自雪山活水本身清澈,加之梯狀湖泊層層過濾,其水色顯得更加透明。

九寨溝的驕傲 — 五花海

在冬季,九寨溝所有海子均會結冰,唯獨五花海因為湖底的泉眼影響,令湖水在冬天仍能保持在攝氏6度。五花海位於九寨溝三條溝的日則溝中段,因滑坡和泥石流、鈣華、堰塞拱谷堆積而成。由於海底的鈣華沉積,加各種色澤艷麗的藻類以及岸邊五彩斑斕的林木倒影,使五花海的海水變得多樣性。

從鵝黃到藏青,再到墨綠、寶藍等各種顏色,色彩非常豐富,故稱「五花海」。它也是九寨溝各個景點中最為精彩的景點之一。平靜的湖水倒映著五彩的林木和藍天白雲,非常漂亮,是九寨溝的驕傲,稱得上是九寨精華。

後記: 涅槃重生 美景依舊

自2017年8月於景區內發生大地震後,多個景點產生崩塌。雖然震後景區內的主要江河水勢平穩,但多個湖泊斬遭到了不同程度的受損,多處山體垮塌。地震發生後一天,九寨溝景區暫時關閉。直到2018年9月才再次限區域、限時段開放,再到2019年下旬景區才全面開放。人類在大自然面前永遠都是那麼的渺小,生活在這地球上是幸福的,因此我們更應該愛護這個地球,珍惜人間仙境九寨溝。

人間瑤池.四川黃龍

我們心目中的「龍」

黃龍風景名勝區位於四川省北部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縣岷山主峰雪寶頂下,由黃龍本部和牟尼溝兩部分組成。黃龍與九寨溝毗鄰,僅相距100千米,相對九寨溝,黃龍的名氣可能沒有如此響亮,但在同在1992年與九寨溝共同登錄成為世界自然遺產。黃龍景區中壯觀的地表鈣華流蜿蜒於原始林海,酷似一條金色巨龍,騰飛天地,故名「黃龍」。

氣勢磅礴,雄偉壯觀

黃龍風景區位於海拔有3000米以上,當中海拔5000米以上的雪峰更達到7座高,是中國最高的風景名勝區之一,也是中國唯一保護完好的高原濕地。該風景名勝區以「四絕」— 彩池、雪山、峽谷、森林,在此基礎上加上灘流、古寺、民俗稱為「七絕」。這地區還生存著十多種瀕臨絕種動物,包括大熊貓和四川金絲猴。

氣候特點

黃龍風景區屬高原溫帶亞寒帶季風氣候類型。氣候濕潤寒冷,一年中冬季漫長,夏無幾日,春秋相連。整年平均氣溫7度,日照充足,早晚霧多,雨量多集中在每年5月至8月。黃龍風景區年平均氣溫為5至7度,最熱的7月份氣溫僅有17度,而最冷的1月份平均氣溫3度。每年的4月11月都是遊覽黃龍的最佳時間。

中國的「棉花堡」

黃龍主景區由黃龍溝、丹雲峽、牟尼溝、雪寶頂、雪山樑、紅星岩,西溝等景區組成。主溝長7.5千米,寬1.5千米,是岷山主峰雪寶頂下的一條峽谷,面臨涪江源流。其中的巨型鈣華岩溶景觀是當今世界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喀斯特地貌。黃龍鈣華景觀類型齊全,是一座名副其實的天然鈣華博物館。

天空之鏡

黃龍是一個以奇幻美麗的鈣化池聞名於世的景區,在數公里長的溝內散佈著大大小小數百個絢麗的鈣化池,知名的有五彩池、爭艷池、迎賓池等,眾多的鈣化池池水清澈見底,因為黃龍的石灰石岩層受其獨特的地勢、壓力、溫度等因素所影響,隨著周圍景色和陽光照射角度變化,變幻出五彩的顏色,吸引了無數遊客來此觀賞。還有森林、峽谷、雪山、瀑布等眾多的自然風光,被稱為「人間瑤池」。

人間瑤池

黃龍五彩池位於黃龍主溝景區最高處,是景區的精華景點。站在五彩池邊,岷山主峰雪寶頂巍然屹立眼前。幾百個五彩的池子散播在密林中,有如鑲嵌在叢林中的珍珠,池水清澈透明,隨著湖底的灰白色鈣華、黃綠色藻類對透射光的選擇性吸收和反射,湖水的色彩隨之發生變化,五彩池由此得名。

藏族風格的黃龍古寺

五彩池前面就是古寺。黃龍溝的名字就是來源於黃龍寺,相傳黃龍助大禹治水有功,後人為祭祀而修建了寺廟。《松潘縣誌》記載,明代這裡原有前、中、後三座寺廟,香火旺盛。後來前兩寺大部頹敗,留下中寺一間觀音殿和溝谷頂端的後寺建築基本完好。每年農曆6月15,這裡都會舉行黃龍廟會,四方民眾聚集,熱鬧非凡,佔盡風光寶地,迎來八方香客敬仰,民族風情會有充分的展現。

後記: 最美金秋季節風情

九寨歸來不看水,秋季黃龍楓情更是值得欣賞。紅、橙、黃、綠色彩斑斕的林木,倒映在水中,山湖同色,風景秀美,十分迷人。特別是金秋十月,氣候宜人。周圍環繞著林木,幽幽的原始森林,漫山遍野的紅葉成為攝影愛好者的朝聖地。山峽中3400多個天然玉成的華泉彩池順坡而下,從空中俯瞰,在莽莽原始森林中,猶如一條淩空騰飛的巨龍。嚮往最美金秋季節風情,必定要前進中國,加入中國詩畫行旅吧。

春日雲海醉人.湖南武陵源

登山觀霧之旅

武陵源位於湖南省西北部,張家界市武陵源區,由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和國家地質公園、索溪峪、天子山、楊家界四部分組成。風景區總面積約391平方公里,有3000多座形狀奇異的山峰、800多條溪澗,也有岩溶洞穴、瀑布群,並有天然森林,其中海拔在千米以上的有243座。

國家森林公園

張家界地貌是砂岩地貌的一種獨特類型,它是由石英砂岩組成,以流水侵蝕、重力崩塌、風化等作用力形成,及以棱角平直的、高大石柱林為主的地貌景觀。景區北部大片砂岩地貌,經億萬年河流變遷降位侵蝕溶解,形成了無數的溶洞、落水洞、天窗、群泉。1980年代初被開闢為旅遊景區,1988年被定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並建立武陵源區政府。1992年12月,才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作為自然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渾然一體,同生共榮

武陵源風景名勝區森林覆蓋率達67%,景區內有野生動物400多種、木本植物850多種,更有一級保護動物3種,二級保護動物25種,國家一級保護植物5種,和二級保護植物16種。武陵源景區一年四季景色各不相同,猶如蓬萊仙境,蔚為壯觀。旅途中欣賞變幻的雲海,茂密的峰林、讓人不禁感嘆大自然的雄偉神奇。

雲霧繚繞美如水墨畫

張家界武陵源有春、夏、秋、冬,陰、晴、朝、暮,氣象萬千,擁有不同的景象。武陵源屬中亞熱帶山原型季風性濕潤氣候。各月降水分佈不均,大多集中在4至7月,相對濕季。景象中的雲霧更是武陵源風景名勝區最常見的氣象奇觀,分別有雲霧、雲海、雲濤、雲瀑和雲彩五種形態。雨後的武陵源風景區天子山、百龍天梯、十裡畫廊也被雲霧繚繞,峰林在飄渺的雲霧間忽隱忽現,宛若仙境,不禁感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不遊天子山,枉到武陵源

天子山處於武陵源中心的地區,地勢高,海拔最高峰有1262米。從天子山山頂步行來到賀龍公園觀景台,御筆峰群山之間雲霧繚繞,每隔幾秒鐘都可能看到不同的畫面,一幅幅山水畫呈現在眼前。御筆峰被公認為是武陵源峰林風光的標誌性景觀,御筆峰是並列的三座石峰,高低不一,峰頂長有松樹,像幾枝倒插的毛筆。傳說這是向王天子的「御用筆」,故名御筆峰。雲纏霧繞,似沉似浮,人稱「瓊山仙閣」,這裡也是中外攝影師畫家的熱愛的景觀。

電影《阿凡達》取景地之一

「南天一柱」為張家界「三千奇峰」中的一座,海拔高度1074米,垂直高度約150米,頂部植被鬱鬱蔥蔥,峰體造型奇特,垂直節理切割明顯,仿若刀劈斧削般巍巍屹立於張家界,有頂天立地之勢,故又名乾坤柱。2008年12月,好萊塢攝影師漢森在張家界進行了為期四天的外景拍攝,大量拍攝風景圖片後,成為美國科幻大片《阿凡達》中「潘朵拉星球」各種元素的原型,其中「南天一柱」圖片就成為《阿凡達》「哈利路亞山」即懸浮山的原型。

武陵源由石英砂岩與石灰岩結合,具有原始的生態系統,有罕見的砂岩峰林地貌景觀。在地質歷史時期內,武陵源大致經歷了雪峰、印支、燕山、喜山及新構造運動,分別奠定了武陵源地區基底構造,構造基本地貌格架,形成武陵源奇特的石英砂岩峰林地貌景觀。

天下第一橋

天下第一橋是天然石橋,屬景區的精華景點之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宇宙萬物將一塊厚約5米的天然石板,橫空掛在兩座山峰之上,把東西兩峰連接。橋高350米,是張家界最高的石橋,過完橋後可以回望橋下的雙峰之間深淵,相當險峻,名副其實的天下第一橋。站在天下第一橋,眺望遠方,千百座奇峰懸浮空中,漫山峰林之間都是雲霧,讓人置身於天堂一樣。

後記: 百龍天梯

百龍天梯以「世界上最高的全暴露戶外觀光電梯、世界上最高的雙層觀光電梯、世界上載重量最大、速度最快的觀光電梯」三項桂冠獨步世界而被列入健力士世界紀錄。觀光梯運行高度326米,從山頂直接乘坐,1分32秒就能解決上山下山艱難險道,這是自然美景和人造奇觀的完美結合。

看清王朝的盛衰.河北承德避暑山莊和外八廟

選址的重要性
古代皇帝修建行宮,要多方面進行選址考慮,不僅是在建築風格上、區域選擇或是風水上更是需要仔細的考察確定。經過這樣的考察,最終將承德確定為修建行宮的地方,可以看出承德不管是氣候還是地理位置都十分適合作為一個避暑聖地。

優越的天時地利

承德避暑山莊位於承德市中心北部的一個狹窄谷地,地理位置特殊和優越,始建於1703年,歷經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耗時89年建成,成為了清代皇帝處理政務和夏季避暑的重要行宮。山莊建築風格集合了中國兩千年的文化藝術,將江南園林山水藝術和長城以北的遊牧民族氣勢磅礴建築風格進行了完美的結合。整個山莊東南多水,西北多山,是中國自然地貌的縮影,亦是中國古典園林的傑作,園林史上的一個輝煌里程碑。

興建的理由

康熙為什麼要急於興建避暑山莊?各人眾說紛紜,有人說康熙為怕受到「天花」的威脅,因此急忙離開京城;更有人說是清朝用來對付遊牧民族時實施的「懷柔」政策等,究竟那一方比較合理?或是兩者並存?

說法一,避暑山莊的由來是由於一次王室狩獵。在1701年間,康熙率領部分騎兵出城狩獵,到達熱河地域時,他看到前方的水池煙霧繚繞冒着熱氣,發現這裡曾是蒙族的牧場 — 「熱河泉」。當時康熙環顧四周,發現這裡人煙稀少,風景優美,不僅有湖畔,還有山地,於是康熙心裡就打起了小算盤……七個月後,康熙為了逃避京城的悶熱天氣,再到熱河泉。他隨即感受到絲絲的涼意,再往深處走,更是涼爽萬分,而且離京也不遠,絕對是個避暑的好地方,於是他回宮後馬上下令把這裡修建成行宮。

又一說法是,清初開始居住在中國邊遠地區的民族首領已有開始定期朝覲皇帝,對康熙而言這絕對是令滿蒙友好的最有力保證。但那時蒙古王公卻有「進塞為懼」的心理恐懼,害怕入京朝覲時感染到天花。順帶一提,在地理位置上由於蒙古部族處於高寒地區,那裡的族民從沒出過天花,但京城的氣候與邊塞就不同,感染的幾率很大,因此他們特別小心。那時康熙為了保持滿蒙友好關係下,決定在塞外修建行宮,用來接見外族,來一個懷柔拉攏政策。
集合漢藏結合的「外八廟」

有所不知,大家所說的「外八廟」其實是由12座寺廟組成,其中8座寺廟住有喇嘛,屬於當時的理藩院內的喇嘛印務處管轄,而且位置又在古北口外,故統稱「外八廟」。這12座寺廟除溥仁寺、溥善寺建於康熙年間,其餘10座寺廟均建於乾隆年間。它們分別是:羅漢堂、普樂寺、安遠廟、普寧寺、普佑寺、廣緣寺、須彌福壽之廟、普陀宗乘之廟、殊像寺、廣安寺。

而在眾多寺廟中,普寧寺是中國北方最大的佛教活動場所,於清朝乾隆時代修建,一座漢藏結合的寺廟。寺廟的前半部為漢式,具有漢族傳統佛教寺廟的特徵;後半部為藏式,仿西藏桑鳶寺而建。兩種不同風格的建築融為一體,整個結合相當完美。

無論什麼時候,這裡僧侶雲集、香火旺盛,寺內高27.21米的金漆木雕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像更被列入健力士世界紀錄大全,大氣非常。在經過多年的維修後,普寧寺更顯宗教藝術的魅力,其文物價值和藝術價值也堪稱世界之最。
興於此.衰於此

在1820年,嘉慶帝在承德駕崩後,清帝再無踏足避暑山莊。直至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英法聯軍兵臨北京城下,咸豐帝才逃至避暑山莊,並在山莊內確認了喪權辱國的《北京條約》。1861年,咸豐帝於山莊病逝前,授命肅順等八人「贊襄政務」匡扶年幼的同治。可惜同治生母慈禧為獨攬大權,在熱河發動「辛酉政變」,其後更開始「垂簾聽政」,主宰晚清的政局達四十八年之久。期間,慈禧再無涉足避暑山莊。自此,避暑山莊漸凋零荒廢,清王朝亦步向衰落滅亡的境地……
後記: 誰說皇帝不會寫錯字

上面這兩個橫牌那個是真,那個是假?仔細看來,上圖左邊的匾額上,「避」字多了一橫,看起來是假的。然而,就是這多了一橫的錯字橫牌,才是如假包換的真品!此錯字是康熙親筆御書,題寫於康熙五十年,那時康熙多寫一橫,眾臣應該當即看出來,但皇帝是金口玉言,誰也不敢提醒皇帝寫錯了,結果就造就了這「天下第一錯字」了。

三孔行.山東曲阜孔廟、孔林、孔府

儒家之祖

中國春秋末期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便是這文明史的最好見證。他在古代被尊奉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是當時社會上的名博學家之一,被後世統治者尊為孔聖人、至聖、至聖先師、萬世師表、文宣皇帝、文宣王,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眾所周知,春秋時期乃是中國思想最為繁榮的時期,有「百家爭鳴」之稱。這時期,法家、道家、儒家、陰陽家、墨家等各派思想百花齊放,統治者更在不同的歷史階段中推崇著各自的思想學說,有助影響當時人民思想,為治理國家製造幫助。

自漢武帝時,孔子所創立的儒家學說已有很大魅力。儒學所包含的內容十分廣泛,上至治國之道,下至人際交往與自身修養,可以說是兼顧了社會各個層面的需求,因此受眾群體廣泛普及。而儒家所崇尚的「仁、義、禮、智、信」更是正面積極的文化思想,是當時人民所嚮往的和諧安寧社會象徵,自然就能為人民所推崇。

曲阜「三孔」

提到儒家思想就不得不提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思想聖地「三孔」,位於山東省濟寧市的曲阜孔府、孔廟、孔林,統稱「三孔」。「三孔」於西元前478年始建,其後不斷擴建,是自漢高祖劉邦於195年12月,以最高的太牢之禮親自到曲阜祭祀孔子以來,無論太平盛世還是烽火連天,歷代親王都要親自致祭,是全中國至整個亞洲的儒家文化圈的聖地,更被世人尊崇為世界三大聖城之一。

談.孔廟

孔廟始於孔子死後的第二年,是弟子們將孔子生前的故所居堂立為廟。所謂的廟,當時就只有「廟屋三間」,內藏孔子生前所用的「衣、冠、琴、車、書」。其後,歷代王朝不斷加以擴建。孔廟佔地約200畝,四周圍以高牆,配以門坊、角樓,具有東方建築特色的龐大建築群,面積廣大,氣魄宏偉,雖說時間久遠,但保持內裡完整,被古建築學家稱為世界建築史上的「唯一的孤例」。

今天的孔廟當地人流傳一道傳說,相傳孔子周遊列國散播儒家思想時,得罪了不少的權貴,更對孔子及弟子們動武。在面對不公,十分危險時,突然天上飛來一大群烏鴉,向惡人發起攻擊。從此,這群烏鴉就跟隨著孔子,成了他們的保衛隊。後來孔子死後,它們更守護著孔廟,為孔子守靈。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儘管孔林近在咫尺,烏鴉們卻從不進孔林,所以有「孔林上不落烏鴉,下不招蛇」的說法。還有,烏鴉們天天夜宿孔廟,早出晚歸,卻很少有糞便留在孔廟上。這些現象更被當地人們說成是中國四大生態之謎中的一大謎,誰也無法解釋。

論.孔府

孔府,又稱衍聖公府,位於孔廟東側,是孔子嫡長孫辦理公務的處所。孔府有「天下第一家」之稱,是孔子嫡系長期居住的府第,也是中國封建社會官衙與內宅合一的典型建築。隨著孔子後世官位的升遷和爵位的提高,孔府建築不斷擴大,是僅次於明清皇帝宮室的最大府第。

孔府佔地7.4公頃,,有樓、堂、房屋480多間,分前後九進院落,中、東、西三路佈局。東路俗稱「東學」,主要建築有報本堂、祧廟、九如堂等;西路俗稱「西學」,為衍聖公讀書、會客、祭祖的地方,主要建築有忠恕堂、安懷堂、南北花廳等;中路是孔府的主體部分,前為官衙,設三堂六廳,後為內宅及花園,是個具有獨特藝術和歷史特色的封建貴族式建築群。

說.孔林

孔林是孔子及後裔的家族墓地。孔子死後,弟子們把他葬於魯城北泗水之上,那時還是「墓而不墳」(無高土隆起)。到了秦漢後,仍有少量的墓地和幾家守林人後來隨著孔子的地位日益提高,孔林規模才越來越大。自東漢起,以後歷朝歷代先後進行了13次重修、增建、擴充,至清朝雍正年間,孔林佔地已達3000多畝,及建起長達7.5公里的林牆。

在孔林中最為重要的當然是孔子墓,墓前有巨墓篆刻「大成至聖文宣王墓」,是明正統八年(1443年)由黃養正提字。墓前的石台,初為漢代修葺,唐時改為泰山運來的封禪石築砌,清朝時乾隆又予擴大。傳說孔子死前,向弟子們選用名叫「馬鬣封」的墳墓,它是一種四方廣闊而兩旁向上尖削,如同斧的刃部一樣的墳墓。其後「馬鬣封」的制式得以確立,更成為封建社會一種特殊尊貴的築墓形式,影響很廣。

現在,孔林埋葬孔子長孫已至第七十六代,旁系子孫已至七十八代,從周至今,全無間斷。隨著時間之增,墓葬數量之多,為保存完好,更建成一個家族墓地,也是以儒家思想在漫長的中國封建社會中所居統治地位的產物。孔林豐富的地上文物,對於研究中國墓葬制度的沿革和古代政治、文化、風俗、書法等都具有很高的價值。

後記:「焚書抗儒」無意地幫了孔子?

史書記載秦始皇當政後,提出「焚書抗儒」政策,不僅派兵抄了孔廟,更對孔子墓地大肆發掘,唯恐有儒家經典藏於地下,其實是想助破壞孔子墳墓的風水。而孔林中的那條洙水河,就是在當時挖掘出來的。秦始皇認為在孔子墓和孔子故宅,挖了一條人工河隔開,就可以令孔子無法顯聖。其後孔子後人認為,這條河正是孔子當年就預料到的聖水,早年孔林缺水的就是這條河,想不到秦始皇大誤打誤撞地為孔子效勞,幫助完成了孔林風水的最後一項工程,真是錯有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