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中國.心睇驗-追尋世遺之美【第九彈: 左江花山岩畫、湖北神農架、青海可可西里、鼓浪嶼、梵淨山、黃海候鳥棲息地、良渚古城遺址、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

美麗中國.心睇驗-追尋世遺之美【第九彈: 左江花山岩畫、湖北神農架、青海可可西里、鼓浪嶼、梵淨山、黃海候鳥棲息地、良渚古城遺址、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

中國作為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歷史文化極為深遠,截至2021年7月,中國共有56項世界遺產(包括文化遺產38項,自然遺產14項,雙重遺產4項,含跨國項目1項),是世界遺產類別最齊全的國家之一,亦是世界自然與文化雙遺產數量最多的國家。「自然遺產」指由自然和生物所組成的自然面貌、瀕危動植物的生活境區或天然名勝,「文化景觀遺產」亦包括由人類設計和建設的景觀,以及關聯性文化景觀。就向你逐一介紹【第九彈: 左江花山岩畫、湖北神農架、青海可可西里、鼓浪嶼、梵淨山、黃海候鳥棲息地、良渚古城遺址、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世界遺產景點……

 

一本神秘的「無字天書」廣西花山岩畫

驚人的千年藝術

可能有很多人對「左江花山岩畫文化景觀」並不熟悉,但其實從上個世紀60年代開始,花山岩畫就已經開始走入大眾的視野,這處世界遺產主要位於廣西崇左市寧明縣、龍州縣、江州區及扶綏縣境內,是由岩畫密集分佈最具代表性的三個文化景觀區組成,也包含蜿蜒200公里的左江沿岸的38個岩畫點。

花山岩畫主要地處於廣西崇左市左江流域,由於沿著多處壯族聚居的地區寬大、平整的石壁上,至今還保留壯族祖先駱越人所畫79處的壁畫,而其中寧明縣的明江花山崖壁畫更是規模最大,最為壯觀,被稱為「自然展覽宮」、「壯族文化瑰寶」。

從廣西寧明縣碼頭上船,沿著江水徐徐前行半個多小時,一座峰巒起伏的斷岩山赫然出現在眼前,臨江岩壁略微向江面傾斜,山體上密密麻麻的紅色圖案撲面而來。當地人說,這是壯族祖先的偉大傑作,是古人與大自然對話的特有方式。

在2016年7月15日,經在土耳其伊斯坦堡舉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第40屆會議審議通過,廣西左江花山岩畫文化景觀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這是廣西第一處世界文化遺產,也是中國第一處岩畫類世界文化遺產。

留下來的紀錄

岩畫生動表現出在戰國至東漢時期之間的700年間,生息繁衍於此的壯族先人「駱越人」的精神生活面貌,他們以大江轉彎處的陡峭崖壁為畫板,塗繪巨大的赭紅色圖案,也記錄自己祭祀的舞蹈場景。可惜在700年後,這群駱越人不知何處,岩畫創作也戛然而止。現在的只留下岩畫和其依存的山體、河流、台地,構成了壯麗的左江花山岩畫文化景觀。

站在岩壁下方抬頭望去,岩壁上的圖案從山腳2米開始出現,以5米至20米高的中間部分畫像最多,岩畫所使用的繪畫顏料是赭紅色的赤鐵礦粉,用動物脂肪稀釋調勻,再以草把或鳥羽直接刷繪在天然崖壁上。岩畫以人像構成主體,人像一般作正面、側身兩種姿勢,多為舉手屈膝的半蹲姿勢,輔以馬、狗、銅鼓、刀、太陽等圖像。

有趣的是,在花山岩畫中除了主要繪制了人物、典型器物、動物這三類圖像,當中的「蹲式人形」圖案更出現的比例高達82%。研究員認為,花山岩畫「蹲式人形」是表達的母題具有一定的語言符號象征意義。由於駱越人是以種植業為主的氏族部落,這些蹲式人形圖案,正好與漢字「蛙」的形態相似,而這種形態恰恰反映出當時人們對圖騰的一種崇拜方式,人們將「青蛙」奉為一種神明,認為它可以呼風喚雨,指導人們的播種和生產,更是對萬物生靈表達敬畏之心。

偏向在懸崖峭壁上作畫

究竟2000多年前的古人是如何在懸崖峭壁上進行繪制的呢?目前專家推測共有四種方法,一是自下而上攀爬法;二是搭架繪制法;三是利用藤條等工具自上而下懸吊法;四是水漲船高浮船繪制法。廣西申報世界文化遺產辦公室專家藍日勇認為可能性較大的是「搭架繪制法」,而文博研究館員陳遠璋則更傾向於利用藤條等工具自上而下懸吊法。此外,中央民族大學原副校長梁庭望又認為,這麼大規模的岩畫,個人是無法創作出來的,這是團隊合作的結果。因此到了至今,它仍是一個未知的謎。

後記: 岩畫歷經千年為何不褪色?

歷經兩千多年的歷史,花山岩畫仍然鮮豔如新。根據廣西的專家解讀:「他們用的顏料是赤鐵礦,粘合劑是植物液,我們研究出植物液的主要成分是草酸。草酸塗在岩層,可以除去碳酸鈣裡面的二氧化碳,變成草酸鈣,而草酸鈣是非常硬的物質,顏料附著在上面不容易老化。」

 

 

神秘的地方 湖北神農架

華中屋脊

神農架留給大多數人的印象,可能只是一片傳說有野人出沒的神秘森林,但其實四季分明的神農架,是個很難得的攝影黃金勝地,因它春有杜鵑;夏有雲霧;秋有金裝;冬有白霜,無一不是精彩的攝影題材。神農架最高峰神農頂海拔3105.4米,最低處海拔398米,平方海拔1700米,3000米以上山峰有6座,被譽為「華中屋脊」。

神農架林區位於湖北省西部邊陲,由大巴山脈東延的餘脈組成中高山地貌,地處中緯度北亞熱帶季風區,擁有在當今世界中緯度地區唯一保持完好的亞熱帶森林生態系統和極其豐富的動植物資源,是最富特色的壟斷性世界級旅遊地。同時又有優美古老的傳說和古樸神秘的民風民俗和神農氏嚐草採藥的傳說、「野人」之謎、漢民族神話史詩《黑暗傳》、川鄂古鹽道、土家婚俗、山鄉情韻應有盡有。

於2016年7月神農架林區正式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也成為中國第一個、全球第二個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人和生物圈保護區和世界地質公園三大殊榮的地區。

野人出沒注意

提起神農架,我們不能不想到「野人」。從古至今,大量的關於野人的記載和野人的傳說讓人難辨真偽。在西周時期,少數民族就有捉拿「野人」向周成王進貢的文獻可考。而到近年來,中科院曾多次到神農架考察「野人」,發現了「野人」的毛髮、糞便、腳印等珍貴資料。

「野人」是民間稱謂,科學界定為「未知的高等靈長目」,有可能只是一隻巨猿。據統計,在神農架目擊「野人」就已達360多人次。當地人見到的「野人」活動形跡,其形態前額突出、全身披毛、半直立行走、個體高大,與人類形態相近差不多,大多為紅色、棕色、褐色。

亦於近年,在神農架林區紅坪鎮更有多人在夜晚近距離內見過了「野人」出沒。在板壁岩中,多次發現過「野人」的毛髮、糞便、腳印及竹窩,據稱他們腳印長24.5厘米,步履2.68米;毛髮的表皮及髓質形態細胞結構均高於高等靈長目動物,而糞便就最大的一堆有1.6公斤,經調查過後,糞便內含果皮、昆蟲蛹等殘渣。

另外,竹窩以箭竹扭成,躺臥其上,如同靠背椅,可窺視遠方。在經過多方面驗證中發現,竹窩不是人為,也不是熊、猴所為,而是比高等靈長目動物還要進步的廳異類人動物所為,最能編制用具的奇異動物,莫過於「野人」。到現在,科學家對此仍有很多研究空間。

 神秘的板壁岩

除了經常發現野人的遺蹟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外,這裡還有成片的石林和每一塊巨石形成的栩栩如生自然雕塑也吸引著我們的極大興趣。景區內的板壁岩海拔2590米,板壁岩西鄰猴子石,東距瞭望塔五公里,它之所以出名,是因為這裡被稱為「石林」和「野人的出沒地」。

這裡怪石嶙峋,姿態迥異,千姿百態,大自然的神工鬼斧,將其塑造得維妙維肖,形成一幅幅神奇精美的天然雕塑。據傳,板壁岩是華夏始祖、神農炎帝在此搭架採藥、為民治療疾病的地方。神農炎帝是華夏文明開創者之一,後人將其豐功偉績列陳有八:訓牛以耕,焦尾五弦,積麻衣革,陶石木具,首創農耕,搭架採藥,日中為市,穿井灌溉。

零距離接觸金絲猴

金絲猴是國內特有靈長類動物,國家一級保護的瀕危珍稀動物。牠萌態十足,與恐龍同時代,和人類同祖先,大熊貓同級別。由於神農架氣溫偏涼且多雨,區內山體高大,獨特的地理環境和氣候,非常適合金絲猴群體的生長,同時景區生態環境不斷改善和多方努力,目前神農架金絲猴數量已經從最少時的幾百隻,已經增加到了1400多隻,因此神農架地區的金絲猴在該物種進化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後記: 神農架上的神秘「懸棺」到底是什麼?

其實它是由700多個蜂箱懸掛在峭壁上,形成的壯觀景象。養蜂人開始是在地上放置蜂箱。有一天,敏銳的黑熊聞到蜂蜜飄香,每天晚上前來偷蜂蜜整箱抱走,其間也有各種動物前來騷擾之下,無奈的養蜂人員只能在懸崖上鑿開兩個小洞,用鋼筋固定住蜂箱。後來越養越多,就變成現在這副壯觀的景象。

 

 

萬山之王.青海可可西里

動物的天堂

即使你走遍世界,依然有點遺憾,因為你還沒去過「可可西里」這個地方,它是最後一塊保留著原始狀態的自然之地,在蒙古語中意為「美麗的少女」,更有人稱它為世界的「第三極」。

可可西里自然保護區位於青海西南部的玉樹藏族自治州境內,面積有4.5萬平方公里,是目前世界上原始生態環境保存最完美的地區之一。可可西里是地球罕見、無法替代的自然財富,也是目前國內面積最大、海拔較高、野生動物資源較為豐富的自然保護區之一。

青海可可西里於2017年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這個榮譽有助於全世界加深瞭解中國青藏高原獨有的自然資源稟賦,加強公眾對自然資源、特別是對世界遺產資源的保護意識,有助開闊我們認識自然遺產的眼界。

登錄基準

青海可可西里地處世界上最大、最高、現存時間最短的高原—青藏高原地區。隨著持續性的地質構造過程,該遺產地仍是青藏高原地區最為完整的夷平面地區和盆地,這種地理單元的完整性已經保持了近三億年。這裡是高原上湖泊最集中的地區,呈現出高海拔地區異常多樣的湖泊盆地和內陸湖泊景觀。廣闊無垠的景象以及嚴酷荒蕪的野外景觀所帶來的視覺衝擊。

可可西里的驕傲

可可西里目前是國內動物資源比較豐富的地區之一,景區內擁有的野生動物多達230種,其中屬國家重點保護的一、二類野生動物就有20種,包括藏野驢、藏羚羊、野氂牛、白唇鹿、雪豹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也定居於此。而當中最廣為人知的就是「藏羚羊」,牠們擁有厚實的皮毛,健碩的四肢,寬大的鼻腔,加上牠們擁有比平原動物還要大的心臟,令藏羚羊能夠在寒冷缺氧的高原上奔跑如飛,最高時速達到110公里。

經過努力,打擊盜獵活動並建立保護區,野外藏羚羊種群數量從5萬隻增加到超過30萬隻,成為中國瀕危動物保育典範之一。

作為中國青藏高原的獨有品種,藏羚羊經常成群結隊地在海拔超过4,000米的高原上過著「遊牧」生活,牠們特別喜歡有水源的草灘,主要棲息在青海三江源(即可可西里)、西藏羌塘、新疆阿爾金山等地區,每年也會進行一次「產仔」遷徙,往返路程長達上千公里。

保存最為完好罕見的高密度湖泊

保護區是羌塘高原內流湖區和長江北源水系交匯地區。東部為楚瑪爾河水系組成的長江北源水系,西部和北部是湖泊為中心的內流水系,在區內1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就有107個;200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也有7個,當中最大的就是烏蘭烏拉湖,湖水面積544.5平方公里,是青海省第四大湖。

烏蘭烏拉湖是由北、西、東三個湖以環狀排列而成,北湖狹長,東、西兩湖面積差不多,主要支流有天水河、跑牛河、等馬河等,三湖的中心是一片陸地,其中的鎮湖嶺海拔為5126米。烏蘭烏拉湖是可可西里地區面積較大的水面,與其他的湖一樣,澄澈寧靜,寬廣溫和。烏蘭烏拉湖水溫低,封冰期達六個月,湖中魚類很豐富,鯉科的裂腹魚是最常見的優勢種,這些魚不僅在漫長的冬季在洞裡休眠,而且在夏天部分時期也休眠以躲避白天強烈的太陽輻射和晚上的低溫。

後記: 神秘莫測,值得一去

雖然可可西里氣候乾燥寒冷,嚴重缺氧和缺淡水,但可可西里景色真是美得一絕,不去反而有點遺憾。因此建議大家出發前準備多出實際消耗好幾倍的食物補給,並反覆檢車車輛,確保燃油充足,做好充分的準備之後,才會結隊出行。

 

海上花園.福建鼓浪嶼

眼下廈門裝飾風格

鼓浪嶼原名「圓沙洲」,別名「圓洲仔」,南宋時期命「五龍嶼」,明朝改稱「鼓浪嶼」。因島西南方海灘上有一塊兩米多高、中有洞穴的礁石,每當漲潮水涌,浪擊礁石,聲似擂鼓,人們稱「鼓浪石」,鼓浪嶼因此而得名。


鼓浪嶼是與廈門市相望,位於九龍江河口的一座小島。交流創造了鼓浪嶼獨特的文化融合樣貌,至今從鎮上的建築脈絡中仍清晰可見。島上的建築融合了福建的傳統南方風格、西方的復古風格,以及殖民時期的拱廊風格等。其中最獨特的莫過於結合了二十世紀初期現代主義與裝飾藝術的新式「廈門裝飾風格」。

鼓浪嶼被列為2017年聯合國《世界遺產名錄》,其地理位置距離廈門不遠,彷彿是一座獨自坐落在海中的海上花園。而鼓浪嶼成為世界遺產的要素主要項目包括51組代表性歷史建築及宅園、4組歷史道路、7處代表性自然景觀與2處代表性文化遺跡,它們與島上現存的900餘棟歷史風貌建築,共同構成了鼓浪嶼自然有機的空間結構和內涵豐富的城市歷史景觀。

鋼琴之島

鼓浪嶼的人均鋼琴擁有率為全國最高,因1990年成立的廈門大學附屬鼓浪嶼音樂學校與2006年成立的中央音樂學院附屬鼓浪嶼鋼琴學校坐落島上而被美名「鋼琴之島」,也因眾多國際知名的音樂家誕生於島上。在2002年鼓浪嶼被中國音樂家協會命名為「音樂之島」,島上有兩個著名的博物館—鋼琴博物館和風琴博物館(八卦樓)。另外,除了鼓浪嶼音樂學校與鼓浪嶼鋼琴學校,島上還有一所演藝職業學院。

閩南風格寺廟

日光岩俗稱「岩仔山」,別名「晃岩」,是鼓浪嶼島上的最高峰,高92.68米,自岩頂極目遠眺,可縱觀廈門、鼓浪嶼以及大擔、二擔、圭嶼、青嶼,海天美色一覽無餘。相傳1641年,鄭成功來到晃岩,看到這裡的景色絲毫不遜於日本的日光山,便把原本的「晃」字拆開,稱之為「日光岩」。

日光岩寺規模較小,是座「小巧玲瓏」的袖珍式寺廟,流光溢彩,穠艷靚麗。佛殿飛簷翹角,垂柱花籃,斗拱彩繪,琉璃映輝,一塵不染,宛如一塊晶瑩的璞玉鑲嵌在巨石綠樹叢中,琉璃歇山頂點綴在歐陸建築的樓群裡,中西文化交相輝映,頗顯中古建築的風采。

黃賜敏別墅

該建築磚木石混合結構,建築面積850多平方米。建築主體為前後設有外廊的三層三開間平面佈局,建築沿街的北面每層中間是「塌岫」式的外廊,外廊兩側均設八角形平面突出的側廳,其頂部設略高出屋面的鼓座,各覆八棱形攢尖穹頂,形似南瓜,因此取名「金瓜樓」。另外,由於在立面的裝修中,採用了水泥中摻入顏料的洗石子工藝,以及在灰塑裝飾中也大膽加入不同的色彩,這使得這座建築具有濃郁的閩南地方注重裝飾、色彩大膽的建築特色,可以說這座建築是早期廈門裝飾風格建築中,大膽採用具有地方特色裝飾的實例。

和記洋行倉庫遺址

廈門開埠不久,就有英商德記、和記等數家洋行進入廈門經商,在今天鼓浪嶼的三丘田碼頭附近,即是當時的和記洋行的倉庫設施遺存,這所洋行開始是經營船舶維修業務的,19世紀50年代末成立。該遺址今天只剩下原倉庫建築由比較規整的方塊花崗岩條石砌成的下半部外牆(上部的磚砌外牆大部分已坍塌),以及石砌門窗的邊框。

菽莊花園

由台灣遷居鼓浪嶼的富紳林爾嘉,懷念台北板橋故園,於1913年創建「菽莊吟社」並建菽莊花園。起名「菽莊」,因林家祖上以墾殖起家,故園名中有莊;又因林爾嘉的字為叔藏,而菽莊與叔臧閩南語為諧音;另外亦有「稻菽主人莊園」之意。

菽莊花園的園林設計基本借鑒了林家在台北的故居板橋花園,也參照了江南園林。其園林設計意象與菽莊吟社的思想及詩歌文學創作主題有著緊密的呼應關係。一方面,菽莊花園在景觀意象創作上強調與台灣板橋園之間故園、新園的關係,這更使得菽莊花園成為菽莊吟社詩文創作者觸景生情的創作源泉;另一方面,菽莊花園主體分為「藏海」和「補山」兩組景觀,「藏海」隱含把山河攬入祖國懷抱,切莫再任人宰割之意,「補山」以人工補綴天然景色之不足,隱含山河破碎、亟待修補之意。

八卦樓

八卦樓建築主體高兩層,平面呈矩形,四面中間都設有羅馬復興的塔斯干巨柱支撐的柱廊,建築屋頂為四坡頂,中間一層八角形基座上是單層的塔樓,頂上是紅色的大穹頂,給人以深刻的印象。建築內部的空間組織,以八角形大廳為核心,頂部是大穹頂,各層以迴廊圍繞大廳,橫向的走廊從大廳引向兩側的房間,建築四面設外廊,四角設服務性房間,從外廊進出。

四落大厝

於19世紀20至40年代,即清嘉慶、道光年間,由黃有山、黃勗齋、黃崑石祖孫三代及族人建設,是鼓浪嶼現在保存下來規模最大、最完整的一組閩南紅磚厝建築群。四落大厝佈局上遵循著中國傳統的風水理念,背靠日光岩山坡,面向廈門方向鷺江海岸的田地。目前較完整地留存下來的四座院落分別是靠東北的中華路25 號,靠東南的中華路23號,靠西南的海壇路35至39號,靠西北的海壇路33號。

後記: 鼓浪嶼的新景點

鼓浪嶼「世遺」標誌、被命名為「時光晶體」的大型石雕在2020年正式揭幕。坐落在鼓浪嶼核心景區日光岩附近的小廣場上,從此日光岩就有了「姊妹石」相伴,令鼓浪嶼又添一個新景點和打卡地。「時光晶體」所使用的石料與日光岩材質相同,不同的是,日光岩為大自然鬼斧神工之作,「時光晶體」則由當代大師工匠精雕細琢,二者相得益彰,均成為鼓浪嶼歷史國際社區裡的地標性建築。

 

 得天獨厚.貴州梵淨山

天下眾名岳之宗

梵淨山位於中國貴州銅仁市的印江縣、江口縣、松桃縣交界處,是武陵山脈主峰,最高海拔2,572米,山體垂直高差達2,000米以上,在1982年被聯合國列為一級世界生態保護區。梵淨山在漫長的地質歲月中,經歷了多次構造變動,中生代的造山運動,把該地區卷走了鄂川湘黔侏羅山式褶皺帶。由於構造控制,以後一直處於強烈的隆起區,拔地而起成為武陵山之巔。

此外,梵淨山也是中國黃河以南最早從海洋中抬升為陸地的古老地區。主要由變質岩組成,周圍被廣闊的喀斯特地貌環繞,使其成為佇立於喀斯特海洋中的「生態孤島」,展現出獨特的地質、生態、生物和景觀特徵,留下10至14億年前形成的奇特地貌景觀,山型孤峰突兀,斷崖陡絕,溝谷深邃,瀑流跌宕,億萬斯年的風雨侵蝕,雕琢了老金頂附近的高山石林峰群,諸如「蘑菇石」、「老鷹岩」、「萬卷書」、「將軍頭」等,鬼斧神工,惟妙惟肖。

在2018年舉行的第42屆世界遺產大會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審議通過將貴州銅仁梵淨山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世界遺產大會認為,梵淨山保存中亞熱帶孤島山嶽的生態系統和生物多樣性,加上擁全球獨有的梵淨山冷杉,並且是黔金絲猴的唯一棲息地,理應列入世界自然遺產。

一山有四季,上下不同天

梵淨山山勢高峻, 山體龐大,形成了「一山有四季,上下不同天」的垂直氣候特點和動植物分布帶,保存了世界上少有的亞熱帶原生生態系統,並遺留著7000萬至200萬年前的古老珍稀物種,佔貴州全省受保護植物總數的43%及受保護動物總數68%。

梵淨山的「國寶」

梵淨山「國寶」級的珍稀動植物以黔金絲猴和珙桐最具代表性。黔金絲猴身長60至70厘米,尾巴又細又長,狀如牛尾。與川金絲猴、滇金絲猴一樣,屬於仰鼻猴屬,原本都居住在熱帶雨林,後來隨著遷徙逐漸分化。現在,貴州的梵淨山就只是黔金絲猴唯一棲息地,現僅存約800隻左右,它們生存於海拔1300米至2000米之間,以植物嫩芽、嫩葉、花、果實為食,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更被譽為「世界獨生子」。

鴿子花學名珙桐,珙桐為國內特有的單屬植物,屬孑遺植物,又稱鴿子樹、鴿子花樹、水梨子。該物種已被列為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也是國內獨有的珍稀名貴觀賞植物。珙桐作為珍貴的落葉喬木,相當稀少,因此又被稱為「植物活化石」。在世界其他地區幾乎絕種,而在梵淨山有著廣泛的分佈,在梵淨山林海,共有珙桐樹11個片區,總面積達1200畝,實屬罕見。

千年佛教名山

梵凈山擁有雲瀑、禪霧、幻影、佛光四大天象奇觀特徵,而標誌性景點為紅雲金頂、月鏡山、萬米睡佛、蘑菇石、萬卷經書、九龍池及鳳凰山等,其中梵凈山的金頂在日出日落時,經常被紅雲霧氣繚繞,因此被稱之為「紅雲金頂」,金頂上有兩座寺廟,並由天橋連結,一邊供奉釋迦佛,另一邊供奉彌勒佛,而兩座廟間的縫隙名為「金刀峽」。

明初政府在梵淨山地區開採硃砂與金礦,隨著佛教的興起,開始在梵淨山重修西岩寺外,還修建天馬寺等,直到明萬曆年間,梵淨山因「有古佛道場」而被稱為「古蹟名山」。

紅雲金頂

梵淨山上流傳着與中國文化四大名著《西遊記》相關的故事。傳說唐僧四師徒前往西天取經途中,路過梵淨山,馬腳被高低起伏的山石絆了一下,幾疊經書立即從馬背上掉下來,形成了梵淨山上的峰群,也就是後來人們所說的「萬卷書」。

事實上,梵淨山層層疊疊的構造,與其地質歷史有關。6,500萬年前以來,貴州東北部因為板塊碰撞而隆升形成山體,外層的碳酸​​鹽岩在隆升中逐漸被水流溶蝕,使內在不易被溶蝕的變質岩得以展露,變成今時今日大家所見一層層堆疊的板狀山峰。

這紅雲金頂,不上不知道,一上嚇一跳,這才知道紅雲金頂的上山路有多難爬,幾乎是90度垂直的路,石階基本比腳寬還要窄,也當然手腳並用還是不一定夠吧,最起碼就是不畏高,一級級踏上才是「識山之人」。

後記: 紅雲金頂到底是怎麼建上去?

紅雲金頂上半部分一分為二,由天橋連結,兩邊各建一廟,一邊供奉釋迦佛,一邊供奉彌勒佛。相傳,金頂原是一塊完整的石柱,釋迦佛與彌勒佛都要把它作為修行之地。二佛爭執不下,就上天宮告御狀,玉皇大帝用金刀將金頂劈為兩半,釋迦分得左岩,彌勒佔了右邊,這場糾紛才算平息。

 

 

由我們保護.江蘇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

候鳥的樂土

在2019年7月5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將江蘇省鹽城市的黃海候鳥棲息地列入了《世界遺產名錄》,更是成為中國的第54處申遺成功的世界文化遺產。中國黃海候鳥棲息地還是候鳥遷徙到澳洲的重要樞紐,現實意義十分重要。而且棲息地和其他17項自然遺產不同的是,黃(渤)海候鳥棲息地大部分遺產地為海域,所以本次申遺成功也意味著中國的世界自然遺產從陸地開始走向海洋。

黃(渤)海候鳥棲息地位於江蘇鹽城,遺產地包含五個保護區:江蘇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江蘇省鹽城珍禽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江蘇省鹽城條子泥市級自然保護區、江蘇東台高泥濕地保護地塊及江蘇東台條子泥濕地保護地塊。

它是國內第一塊潮間帶灘涂候鳥棲息地,也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潮間帶灘涂。每年候鳥的遷徙路線有很多,而受威脅的程度也各不相同。當中,東亞地區飛往澳洲的候鳥們遷徙的威脅非常大,也導致了許多遷往澳洲的鳥類都成了瀕危物種。黃海候鳥棲息地作為這群鳥兒在亞洲的落腳地就顯得格外重要,肩負了這群生命的延續。

一望無際的濕地灘塗

這裡的灘涂很美,水灘交雜著泥地,處處都是別致靚麗的顏色,數不勝數的珍貴鳥類在灘塗上停歇、越冬和繁殖,這裡或許是牠們的家,或許是牠們的旅館,或許是牠們的聚腳點。在夕陽西山下,落日餘暉將灘塗染成金色,丹頂鶴等各種鳥類在這兒散步,姿態優雅美麗,盡顯生命的神秘和美好。

江蘇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大豐麋鹿保護區作為遺產地第一期的一部分,承擔著保護麋鹿、丹頂鶴及其濕地生態系統,恢復野生麋鹿種群的重要任務。由於多年來有效保護,這片濕地的生態系統已日趨完整,麋鹿保護區的生物圈在逐年擴大,生物量不斷上升,鳥類的種類和數量不斷增多。如丹頂鶴、黑嘴鷗、震旦鴉雀等珍稀鳥類的棲息數量比建區時增加了數十倍,被列入《中日候鳥保護協定》保護的鳥類有93種。且擁有世界最大的麋鹿種群、最大的麋鹿野生種群、最完整的麋鹿基因庫,為人類拯救瀕危物種提供了成功的範例。

江蘇省鹽城珍禽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珍禽保護區主要保護物件為灘塗濕地生態系統和以丹頂鶴為代表的多種珍禽,該區面對黃海,由古黃河三角洲和長江三角洲所存泥沙在黃海和東海波浪衝撞作用及潮汐作用下形成,沿海灘塗長達444公里,為淤泥質平原海岸的典型代表。區內河流眾多,沼澤濕地發育,生物資源豐富,核心區的生態系統基本處於原始狀態。每年在此越冬的丹頂鶴有800隻左右,為全世界最大的丹頂鶴越冬地,也是國際瀕危物種黑嘴鷗的重要繁殖地。區內還分佈著眾多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河鹿,數量之多為全國之最,保護區的建立對丹頂鶴等遷徒性珍禽的保護和研究具有非凡重要意義。

江蘇省鹽城條子泥市級自然保護區

條子泥濕地正好位於東亞地區前往澳洲遷徙路線的中心。在每年有超過200種、近5000萬隻候鳥往返,當中更有25種是受威脅的候鳥,其中23種在鹽城濕地停歇、越冬、繁殖。此外,更被《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列入極危名單的勺嘴鷸,全球只剩下不到700隻,牠們很大部分會在東台和臨近的如東灘塗濕地越冬繁殖,而單條子泥就高達百多隻,由於條子泥濕地擁有為數不多的灘塗,因此也算是牠們最後的避難所。

從「自然之性」到「鳥的適性」

在遷徙的過程中,候鳥喜歡在滄海桑田千百年的條子泥上嬉戲,條子泥隨著漲潮和退潮的更迭。藍天、白雲、海浪、風車屹立在條子泥上,從遠處望去,嬌艷陽光照耀下,像片片魚鱗鋪在湖面,向人類展示出它「自然之性」的生態之美。

候鳥的遷徙是一次次艱辛和選擇的旅途。在八千里路雲和月,煙波浩淼的大海,磅礴起伏的群山,摩肩接踵的繁華都市,都在牠們翅膀下毅然掠過。東台條子泥的勺嘴鷸、黑嘴鷗、小青腳鷸等瀕危動物和濱鳥、斑尾塍鷸、翹嘴鷸、流蘇鷸等鳥群最多時有超百萬隻,最大的單個群體有2-3萬隻左右,飛行距離長度達到6-7公里。鳥是生態的晴雨錶,牠們是以自足適性的態度去生存和遷徙。牠們學會了「適性」,這便是百年來鳥類在遷徙過程中自然進化的典範。

後記: 有幸遇到「鹿王爭霸」直播

每年6月正是麋鹿發情交配期的季節,在大豐麋鹿保護區雄性麋鹿都會選擇實力相當的對手,兩兩一組自行配對,通過鹿角格鬥決出鹿王,鹿王享有與鹿群中所有雛性麋鹿的交配權,以這種優勝劣汰的方式,把鹿群種族中最強壯最優良的基因傳承下去,有時真的別看少麋鹿,牠們打鬥場面絕對令人震撼。

中華第一城.浙江良渚古城遺址

宮殿廣場

在五千年前,良渚地區已擁有宮殿、王陵和金字塔高台。杭州市餘杭區的莫角山遺址,發現有規模宏大的「宮殿廣場」,一萬多平方米的建築基址,被稱為五千多年前的紫禁城,也說明莫角山可能是良渚文明的政治、經濟、宗教中心。良渚文明也就超過一百座被考古界稱為「土築金字塔」的高台。

良渚遺址是因1936年首先發現於浙江餘杭的良渚鎮而得名,經過數年的考古發掘,驗證了「良渚是實證中華5000多年文明史的聖地」。良渚文明被認為是中國長江中下游最重要的史前文明,也是東亞早期文明的主要源頭之一。

於2019年,在第43屆世界遺產大會上良渚古城遺址獲准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世界遺產委員會認為良渚古城遺址展現了一個存在於中國新石器時代晚期的以稻作農業為經濟支撐、並存在社會分化和統一信仰體系的早期區域性國家形態,印證了長江流域對中華文明起源的傑出貢獻。

良渚文化

現代發現的良渚文化遺址多達500多處,大多散布於長江中下游一帶,中心是太湖流域。根據考古測定,其年代距今大約有4000到5300年歷史。良渚文明的興起是相當神秘,它剛產生的時候,周邊地區的文明程度並不高,曾經很熱門的三星堆(青銅時代文化)文明,要比良渚文明晚一千多年,在當時良渚文明在東方所達到的高度,足以與同時代的古埃及文明與古美索不達米亞文明並肩。

社會階級化

良渚古城內城的城牆牆基寬達40米到60米,在牆基底部鋪墊一層石塊,石塊上面堆築黃土,這些石塊和黃土都是從別處運來的,工程量非常巨大。在城址以北靠近丘陵的地帶,修建了由多條水壩組成的規模龐大、結構完整的水利系統,可能兼具有防洪、灌溉、運輸等多種功能。

大規模水壩興建的總土方量達上千萬立方米,如果動員一萬勞動力,至少需要十多年的時間才能完成。這充分表明,位於良渚社會頂層的權貴階層擁有高度的規劃能力和工人勞動力,同時具備對社會資源的控制和調動能力,才能夠動員組織人力進行大規模的公共事業建設。

在良渚古城內,考古學家發現了人工堆築的高十幾米、面積達三十萬平方米的巨型高台,台上有多座大型高等級建築。在良渚古城城內的反山和城外的瑤山等地,發現了多處修建在祭壇上的貴族墓地,這些墓葬不僅規模大,而且隨葬品種類數量眾多,有製作精良的玉器,包括帶有神徽的外方內圓的玉琮、圓形的玉璧等祭祀用具以及武器「玉鉞」,表明墓主人生前擁有主持宗教祭祀和軍事指揮的權力,而同時期一般社會成員的墓葬隨葬品則寥寥無幾。

玉文化遺存

良渚文明已經被證實是中華玉文化的源頭,他們創造了高度發達的玉器文明,在人類早期文明史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從礦物學角度看,玉可分為硬玉和軟玉兩類,硬玉就是通常所說的翡翠,主要產於緬甸;而軟玉是一種具鏈狀結構的含水鈣鎂矽酸鹽,它是造岩礦物角閃石族中以透閃石、陽起石為主的一種特殊礦物。

良渚文明最大的特色就是玉器。中國傳統玉器主要採用軟玉,以新疆的和田玉、中原的南陽玉和藍田玉最為有名。良渚文明出土玉器數量之多,造型之精美舉世罕見,世界各國學者都很關注,甚至有人提出了「玉器時代」的觀點。「玉器時代」存在於石器時代結束之後,青銅時代開創之前,那個時代的人類認為玉器具有神秘力量,誰控制了玉器誰就控制了文明。

玉器中最有名的叫玉琮,玉琮在良渚玉器中體積最大,製作也最為精緻。琮的形狀大多是外方內圓,琮體上大下小,有的還分層分節。所有出土的良渚玉琮都有複雜的雕刻和紋飾,其主題大多是獸面和神人像,上面有許多精緻的花紋,像是某種張開血盆大口的怪獸。

還有玉壁,呈圓形薄餅狀,中部還有一個方形小孔,正應了「孔方兄」的天圓地方。學術界將邊寬大致為孔徑兩倍以上的稱為玉壁。良渚文化的玉壁一般都比較大,大多隨墓葬出土,有人甚至認為良渚玉壁是種原始貨幣,因為它的形狀像放大的銅錢。

斧形玉器「鉞」是良渚禮器中的第三種器型,它與許多其餘隨葬品一同發現。玉鉞呈斧頭形,刃部多為平直,因此被視為權力象徵,無實際用途。玉鉞只在的貴族的墓地裡出現,通常配柄,柄身兩端分別鑲有「瑁」與「鐓」;這些端飾本來鑲於木、骨或其他物料制的柄上,經年月洗禮後早已分離。玉鉞以玉料薄片製成,需要高超的製作技巧。多數玉鉞表面打磨光滑,上端留有一個或多個鑽孔。大多玉鉞表面光素無紋,但有極少數例子刻有半人獸或飛鳥圖案。

良渚的造玉技藝發達,使用玉料的數量驚人,必定需要豐富的地下玉礦來供給。但在良渚文化範圍內的考古發掘中,從未發現過古代玉礦遺址。也有人認為玉料是從遼寧或新疆運來的,但上古時代交通極不便利,千里迢迢運送大量玉石的可能性幾乎為零。玉藏之迷僅僅是良渚文明留給我們的迷團中的一個。

後記: 良渚玉器上的神人獸面像的真相

在出土的良渚玉器上,經常出現一個奇特的圖案,被稱為「神徽像」,其上部刻著倒梯形的神人臉,兩眼圓睜,牙齒露在外面,頭上戴著插滿羽毛的皇冠,雙手抓向下面的獸頭。一些研究者推測神獸的原型可能是虎、蛙、鱷魚、豬等等,實際上神獸的造型是某種或多種動物形象的抽象,糅合了觀念意識,是一種「觀念動物」。這神人獸面紋以良渚遺址群出土的數量最多,紋樣之間的一致性或程式化程度也最高,良渚遺址群出土的神人獸面像就是當時的標準像。所謂標準像就是形似又神似,紋樣組成的要素和填刻的底紋符合程式。在良渚遺址群內部,除了反山、瑤山之外,匯觀山、鳳山出土玉器上所見的獸面紋也完全相同,說明在良渚遺址群內已經達到了高度的一致。

 

 

海上絲綢之路.福建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

刺桐史跡


泉州古稱「刺桐」,位於中國東南沿海,是一座寫滿海洋記億的港口城市,當中已有1300多年歷史。在10-14世紀,泉州在繁榮的國際海洋貿易中蓬勃發展,並超越了自唐代即佔據海洋商貿重要地位的廣州,成為各國商旅雲集多元文化交融的「東方第一大港」。多元、開放、包容是這座城市的傳統和特質,也是激發進取的泉州人書寫歷史、締造今日,開創未來的精神源泉。

坐落於中國東南沿海的泉州,曾是10-14世紀繁榮的亞洲海洋貿易網絡東端的商貿中心,宋元中國傑出的對外經濟與文化交流窗口。它以位於江口平原的城區為運行中樞,東南面的遼闊海域是其對外聯繫門戶、西北面的廣袤山區則是產業基地,水陸複合的運輸網絡連通其間,呈現為港口、城市與腹地聯動發展的整體繁榮景象。

承載著關鍵價值特徵的22處遺產要素,當中包括了行政管理機構與設施遺址、多元社群宗教建築和造像、文化紀念地史蹟、陶瓷和冶鐵生產基地,以及由橋樑、碼頭、航標塔組成的水陸交通網絡,完整地體現了宋元泉州。更在2021年7月25日,順利通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會議審議,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令中國世界遺產總數升至56項。

見證「海上絲綢之路」的繁盛

福建泉州是中國海上絲綢之路起始港之一,元朝時是與埃及亞歷山大港齊名的「世界第一大港」。在今年的世界遺產申報中,泉州的22個景點以「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為名,當中代表性古蹟遺址包括有﹕九日山祈風石刻、市舶司遺址、德濟門遺址、天后宮、真武廟、南外宗正司遺址、泉州府文廟、開元寺、老君岩造像、清淨寺、伊斯蘭教聖墓、草庵摩尼光佛造像、磁灶窯址、德化窯址、安溪青陽下草埔冶鐵遺址、洛陽橋、安平橋、順濟橋遺址、江口碼頭、石湖碼頭、六勝塔、萬壽塔。

泉州港自南朝開始海上貿易已經興起,唐代「安史之亂」令陸上絲綢之路逐漸衰敗後,宋代的泉州作為海上絲綢之路重要港口重新崛起,海上貿易不僅遍及東南亞、南亞等地,還一路延伸到波斯(伊朗)、東非沿海地區。各地番商來泉,跟隨他們一同登陸的還有他們的信仰,基督教、伊斯蘭教、摩尼教等不同宗教遍地開花,古泉州因此被稱為「多元宗教博物館」。

泉州豐富的遺存類型,包括行政管理機構與設施遺址、多元社群宗教建築和造像、文化紀念地史蹟、陶瓷和冶鐵生產基地,以及由橋樑、碼頭、航標塔組成的水陸交通網絡,完整地體現了宋元泉州富有特色的海外貿易體係與多元社會結構,全面勾勒出10至14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繁榮時期泉州的繁盛圖景。以下重點介紹數個海洋貿易相關史蹟和景點,可瞭解這個東方巨港的繁華與落寞。

六勝塔

六勝塔始建於1111—1113年(北宋政和年間),高36.06米,所在地名為金釵山,位於石湖半島突出部分,是泉州灣的出海口,更是世界海洋貿易中心運輸網絡的代表性遺產要素。是商舶由泉州灣主航道駛向內河港口的地標,也有護佑商旅的作用。同時,六勝塔的建成是宗教人士、商人、平民共同參與的成果,體現了宋元時期泉州多元社會結構對海洋貿易的貢獻。

江口碼頭

江口碼頭由文興碼頭和美山碼頭組成,位於宋代法石港港區內,是泉州城內通過晉江水系,連接泉州港出海口的重要轉運碼頭。這裡地理位置很重要,宋代朝廷曾在此設立法石寨,碼頭背山面江,又有陸上交通與古城、後渚港等地相連,這一得天獨厚的水陸交通運輸條件使得法石一帶成為泉州城郊人口密集的聚集地,也成為水陸運輸與古城陸路運輸的轉換樞紐。

真武廟、天後宮、九日山

真武廟是10-14世紀泉州官方祭祀海神的場所,供奉的是泉州地區的第二代海神「真武大帝」;天後宮供奉的是泉州地區第三代海神「媽祖」;而晉江中上遊的九日山上祈風儀式祭拜的對像是泉州地區的第一代海神「通遠王」。這三處遺產點共同展現出古代泉州地區悠久的航海傳統和海神信仰體系及政府對海洋貿易的鼓勵與推動。

洛陽橋

是由宋代官方主持建造的大型跨海石橋,始建於1053年,1059年落成,歷代修繕,至今保存完好。洛陽橋建造的背景是古泉州海外貿易的發展帶給水陸轉運系統的功能需求。它亦是泉州運輸網絡發展的里程碑,加強了泉州與閩北和內陸的陸運聯繫,開啟了宋元泉州3個世紀的造橋運動,推動了國家口岸水陸轉運系統的建立與完善,同樣是古代大型石橋建造的工程傑作,為宋元時期泉州造橋浪潮積累了寶貴的就經驗。

德濟門遺址

德濟門遺址是宋元以來泉州古城的南門遺址,南面緊臨著晉江,建造於13世紀至14世紀中、晚期(元、明兩代)擴建,沿用近700多年。德濟門遺址在價值上主要有三大方面特點:一是證實了宋元泉州城市在海洋貿易促進下向南部沿江區域拓展的史實,其各個歷史時期的建造痕跡是宋元以來泉州城市發展的歷史標本。二是城市南部商業性城區的重要地標,展現了宋元泉州地區政府對城市商業區的管理,體現了官方對海洋貿易和城市商業發展的行政保障。三是德濟門遺址出土的伊斯蘭教、基督教、印度教石構件是宋元泉州城市人群匯聚、多元文化共存的重要佐證。

後記: 「講古仙」笑談泉州文化遺產故事

年近七旬的楊江東是古城泉州一位資深的「閩南講古人」。「講古」是閩南地區流傳甚廣的民間口頭藝術,其貼近生活,運用閩南俗諺演繹地方掌故、民間傳說、古蹟勝景、人物傳奇等等故事,而講古人也被稱爲「講古仙」。近期,楊江東準備開講與世界遺產相關的泉州故事,讓更多的年輕人、新泉州人瞭解古代海上絲綢之路起點城市泉州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