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深悟透、入心入腦,把學習成效轉化為做好工作的強大動力

學深悟透、入心入腦,把學習成效轉化為做好工作的強大動力

學深悟透、入心入腦,把學習成效轉化為做好工作的強大動力

——文化和旅游部黨的二十大精神學習班結合實際工作展開討論

發布時間:2022-11-14 08:31 來源:中國文化報 編輯:馬思偉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黨的二十大精神學習班第三期舉辦,10個學習小組通過讀原著、悟原理,扎實學習、認真思考、深入討論,在思想上對黨的二十大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對於如何在工作中貫徹落實好黨的二十大精神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

學習班上,文化和旅游部黨組成員、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文化和旅游部黨組成員、副部長杜江參加了部分學習組的研討,聽取大家意見建議並分享學習體會,提出落實要求。在學習中,大家一致認為,黨的二十大是一次高舉旗幟、凝聚力量、團結奮進的大會,吹響了奮進新征程的時代號角。每個文化和旅游工作者應該自信自強、守正創新、踔厲奮發、勇毅前行,在各自崗位上推動文化和旅游工作取得新突破、開創新局面。

黨的二十大報告展開論述了“兩個結合”,就是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國家文物局博物館與社會文物司副司長何曉雷表示,“兩個結合”是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根本途徑。“六個堅持”是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的重要世界觀、方法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馬克思主義的豐厚滋養、馬克思主義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時代價值的強力激活,標志著黨對馬克思主義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關系的把握達到了新高度、開辟了新境界。

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學院紀委書記、副院長盧娟表示,如何把馬克思主義思想精髓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華貫通起來、同人民群眾日用而不覺的共同價值觀念融通起來,如何研究好傳承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並從中汲取治國理政的理念和思維等問題,是當前面臨的重要課題,為加強藝術科學規劃、促進藝術科學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

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間文藝發展中心副主任郝永安表示,通過這次學習,更加清楚了當前階段文化和旅游工作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工作中的定位和部署,更加清楚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保護工作在其中的職能和作用。

圍繞加大文化投入、加強人才工作,做好宣傳工作,抓好創作,發揮好群團組織作用,大力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等內容,中國交響樂團黨委副書記兼紀委書記、副團長林曦提出,要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使之成為思想自覺、行動自覺,維護意識形態安全,確保意識形態建設的正確前進方向和發展道路﹔主動擔當作為,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讓傳統文化對接新入口、融入新語境、滿足新需求,煥發新生機﹔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扎根人民、表現人民、謳歌人民,創作出人民喜愛,立得住、留得下、傳得開的時代精品﹔要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積極發揮文藝院團“國家隊作用”,不斷創新走出去的方式方法。

學習過程中,“中國式現代化”引起大家的高度關注和熱烈討論。大家一致認為,黨的二十大將中國式現代化的地位和作用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這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創新成果,也是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正確、科學的必由之路,必將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極其重要的貢獻。

文化和旅游部政策法規司同志表示,要把黨的二十大精神貫徹落實到規劃編制實施、重大課題調研、全面深化改革、文化和旅游立法、文化安全風險評估防范等各項工作中,加深對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中國式現代化等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的研究。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把文化安全貫穿文化和旅游工作各方面全過程,以新安全格局助推新發展格局,維護和塑造國家文化安全。

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傳播處副處長孫佔偉說:“非遺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活態呈現和當代表達。我們要不斷推動非遺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營造全民參與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良好氛圍,充分利用春節這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代表和集中呈現的重要時間節點,以點帶面推動形成有中國特色的現代生活方式,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深度融入當代生活,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中實現有中國文化底色的中國式現代化。”

文化和旅游部藝術司副司長張宜表示,要加緊研究文化強國建設的相關定義、定性、類別、指標、績效等標志性理論和數字化、可量化標准及手段研究,讓中國式現代化文化建設有標可依、有路可循、有跡可考。同時,要更加大力抓好高水平和高質量的創作規劃計劃,大力開拓新的傳播方式和傳播渠道建設,加大對外傳播能力建設,加大對外傳播話語體系研究和平台建設,進一步增強國際文化交流話語權。

站在實際工作角度,故宮博物院故宮出版社有限公司董事長章宏偉談到了數字出版與文化傳播、旅游融合的新嘗試。中國國家博物館副館長劉萬鳴強調了藝術在展覽中的作用,他認為博物館人應以更高水平的審美,通過展覽給大眾精神的感染,真正讓文物“活”起來。

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是高質量發展,要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多次提到“要素”“韌性”、綠色發展等問題,提出著力提高全要素生產率,著力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的韌性和安全水平,著力推進城鄉融合和區域協調發展,構建優質高效的服務業新體系。中國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數據中心)副院長唐曉雲表示,這些為文化和旅游市場主體建設指明了方向,也為當前促進旅游復蘇和助企紓困的政策創新奠定了理論基礎。要深入研究中國式現代化對旅游業提出的新要求,完善服務高質量發展的旅游統計理論和數據體系,探索需求側的文化統計和供給側的文化產業數據體系,抓好以人民為中心的當代旅游發展理論和數據體系建設工作。

討論中,各學習小組成員圍繞所涉及的文物、文獻、藝術創作、學術研究、藝術教育、對外文化交流等各項工作進行了充分交流。提到了諸多優秀實踐和寶貴建議,例如,讓文物、文獻“活”起來,讓圖書館、文博展覽館所的收集、展陳、服務工作更加有效地回應社會需求﹔構建藝術理論研究的話語體系、理論體系﹔深挖文物價值,推廣中國優秀文化IP﹔構建“大文創”發展格局﹔加強重大項目經費保障,建立文博單位開放服務保障標准等。

大家結合各自的工作領域重點提到,要落實好黨的二十大報告關於文化和旅游工作部署,緊緊圍繞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堅守意識形態陣地,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在藝術創作、博物館治理、文物展示等方面加強管理、練好內功,健全新時代藝術創作體系和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加強文化和旅游市場治理能力和法制建設,健全現代文化產業體系,促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堅持“保護第一、加強管理、挖掘價值、有效利用、讓文物‘活’起來”的新時代文物工作方針,加強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力度,深化價值闡釋,增強話語權和影響力,健全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利用體系,促進文明交流互鑒,為世界提供更多更好的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中國力量。

大家一致表示,將以此次學習培訓為新的起點,將黨的二十大報告內化於心、外化於行,把個人奮斗的“小我”水滴匯入偉大事業的“大我”海洋,與時代同步伐、與祖國共命運、與人民齊呼吸,不負偉大夢想,勇擔光榮使命。(於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