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新體驗-藝文薈萃【黑龍江、山東、青海、山西】

新時代.新體驗-藝文薈萃【黑龍江、山東、青海、山西】

新時代.新體驗-藝文薈萃【黑龍江、山東、青海、山西】

中華文化歷史悠久,是由不同時期的民間習俗、宗教信仰、哲學思想發展而成,並傳承至今的。中華文化深深地影響了中國人的思想觀念、價值觀、行為方式和生活方式,中華文化也成為了世界文化的一部分,對世界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和貢獻。

黑龍江省,簡稱「黑」,省會哈爾濱市,黑龍江省境內共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7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348處。全省備案博物館數量達到218家,其中國家三級以上博物館46家。

哈爾濱冰燈冰雕製作技藝是黑龍江省的傳統手工技藝,哈爾濱的冰燈冰雕以冰為材料,以水為粘接劑,運用砌築、堆壘、雕鏤、澆凍和鑲嵌等技法。製作出冰建築、冰雕塑等各類作品,配置多種燈光後組成高低錯落、疏密有致、開合自然的景區,輔以多種手段,達到形、光、聲、動的和諧統一,形成璀璨生輝、撲朔迷離的冰造園林。

古代的冰燈製作,是很講究技巧,所用原料,有冰,也有雪。為了延長展出壽命,有的還「以礬入冰」或「以礬水淋雪成冰」,使做出的冰燈「至二三月間方冰燈之萬馬奔騰解」,至於製作的形狀,更是千姿百態,呈奇獻巧。

冰燈的製作是一項系統的工程,它的工藝流程大致分以下幾個階段:冬季在零下20多度的嚴寒裏,先從松花江裏造出可塑性強、抗壓強度與一般材料相差無幾的堅冰,根據設計圖紙的要求用電據破成不同規格的冰料,再用木工使用的刨子、扁鏟等工具加工成冰磚或冰配件,製造出巍峨的冰建築和精巧的工藝品造型,晶瑩的冰雕就這樣誕生了。

冰雕就是一種以冰為主要材料來雕刻的藝術形式。同其他材料的雕塑一樣,冰雕也分圓雕、浮雕和透雕三種。因為材料的可變性和揮發性,冰雕表現出了許多難點。要仔細選擇適合冰雕的冰。理想的冰應該由純淨的水製成,這樣才有很高的透明度,還有包含儘量少的氣泡。冰雕時溫度和速度也需要考慮,以避免冰的融化。如果不是在嚴寒地帶做冰雕,通常需要到大型冰庫裏去雕刻。

因此在熱帶地區,冰雕是不常見的。冰雕塑與其他材質的雕塑一樣,講究工具使用、表面處理、刀痕刻跡,但由於它材質無色、透明,具有折射光線的作用,故此雕刻出的形象立體感不強,形像不夠鮮明。

為了彌補這一缺陷,造型時採用石雕和木雕手法,強調體面關係,突出形體基本特徵,力求輪廓鮮明,在此基礎上,精雕細刻,或者實行兩面雕刻,使線條互相相交,雕痕縱橫交錯,在光線反射作用下,尤顯玲瓏剔透,從而取得遠視、近視俱佳的觀賞效果。

 

海倫剪紙是黑龍江省海倫市的東方紅、護林、雙錄、倫河、海興、海北、長髮等地的剪紙。特點是畫幅較大,風格粗獷,刀鋒稚拙而有力,是一種傳統的民間藝術。

地處小興安嶺腳下的海倫市,原是清初皇家圍獵場,隨著歷史的發展,漢、蒙、回、朝鮮等民族的墾民聚居於此。他們帶來了我國北方豐富多采的剪紙、刺繡等工藝美術,和滿族、鄂倫春族的撥雲子、印麻花等工藝相互借鑑,融匯結合,逐漸形成了剪紙藝術。

海倫剪紙在繼承民間剪紙的掏剪、疊剪、對剪、鏤剪和旋剪等傳統手法上,輔以版畫、工筆劃及漢代畫像磚與藍印花布等藝術處理手段,具有題材民俗性、造型隨意性和手法多樣性等藝術特徵。

常用燈煙熏樣後,用剪刀剪出黑花,再襯貼上鮮豔五彩紙、蠟光紙、金銀箔等,色彩效果明快奪目,具有濃郁鄉土氣息。傳統紋飾應用上極具民族特色,在動物或其他物體上隨意添加各種紋飾,常用的有雲紋、雷紋、漩紋、渦紋,有的還運用畫像磚、敦煌壁畫和商週瓷器上的傳統紋飾。

海倫剪紙畫幅較大,風格古樸、渾厚、粗獷,刀鋒稚拙而有力,細節處精細而細膩。其民族風情系列、京劇臉譜系列等均為中國剪紙藝術的佼佼者。

 

滿族刺繡起源於薩滿祭祀活動和生產勞動。隨著滿族建立了清王朝,滿繡逐漸發展成為「皇族刺繡」。無論是皇帝和嬪妃服飾上的龍鳳圖案,還是文官武將服飾上的圖案,都採用了滿繡技法。

滿族刺繡是滿族祖先傳承1300多年歷史的手工刺繡技藝,除了多種技法外,「雞爪針」是滿繡獨有的針法,滿繡已有近八百年的歷史。滿族婦女是耕織多面手,農忙之後就坐在家裡,自己描一些圖案進行刺繡,隨著時間的流逝,到清朝時就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滿族刺繡。

滿繡在發展過程中,受到了「蘇、湘、蜀、粵」四大刺繡技法的影響,隨著清王朝的滅亡,滿繡也逐漸沒落,但進入21世紀後,我國加大了對傳統文化藝術的保護,滿繡又重新走進人們的視野。

繡品題材包括山水、花鳥、草蟲、走獸、人物、文字等,繡法有緞繡、布繡、納紗、編紗、割繡、十字繡、包繡、補繡等,針法有平針、倒針、長針、錯針、網針、緝鎖,以及納絲、盤金、鋪絨、刮絨、挑花等,紋樣多為蘊涵吉祥如意含義、表達美好願望的福祿、喜壽、富貴、八寶、吉祥等。

經過幾代藝人的傳承與發揚,以針代筆,以線代色,筆法涉及國畫、工筆、素描、油畫等多種繪畫藝術之長,已經成為當代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的重要一員,具有很強的傳播和收藏價值。

 

龍江劇是中國最年輕的戲曲劇種之一,是20世紀50年代末誕生在黑龍江省的地方戲曲新劇種,黑龍江省的傳統地方戲曲之一。龍江劇在舞台美術方面,運用以虛代實、以簡代繁和誇張、點綴、渲染等手法,結合黑龍江的風土人情,借鑒民間剪紙、版畫技巧,進行創新,體現時代風貌及粗獷、質樸、凝重的地方風格。

龍江劇音樂唱腔的結構形式,確定了以群眾熟悉的「四平調」、「盤家鄉」為主調,選用「紅柳子」、「文咳咳」、「武咳咳」、「打棗調」、「哭糜子」等曲牌為輔助曲調。音樂唱腔的結構形式是以主調貫穿、聯接、融合輔助曲調的板腔體音樂形式。文學語言樸實風趣,龍江劇的表演,粗獷、俏美。有異於京劇大戲。

它是在二人轉、拉場戲的基礎上,吸收東北大秧歌等東北民間舞蹈,借鑒和吸收兄弟戲曲劇種的一些表演程式,揉合、提煉、創新,逐漸積累了一些表演手段。尤其是「手絹」、「扇子」、「秧歌步」的運用均有獨到之處,表演動作歌舞性強,具有濃郁的地方風格和特色。

龍江劇的角色行當來源於拉場戲,通過借鑒京劇、評劇等劇種的角色行當特徵,逐步實驗,創建出自己的角色行當體制。既繼承運用戲曲固有的行當表演方法,又不死守行當,而是能夠從劇情出發,從人物出發,著重刻畫人物的性格,創造出具有龍江劇地方特色的角色行當。

在舞台美術方面,龍江劇主要是吸取京劇和評劇的長處,虛實結合,既有實景,又有像徵性、裝飾性的設計。服裝上走的是京劇的路子,但又有所改革。根據劇情和所表現的時代的需要,對服裝的樣式和紋樣作了適當的修改。

龍江劇的音樂唱腔屬曲牌聯套和板式變化的綜合體,音樂大多從二人轉、拉場戲中發展而來,逐漸形成了兩個腔系「四平調腔系」、「花四平腔系」,完成了男女分腔。唱腔以主調貫穿聯結,融合有親緣關係的輔助曲調。有慢、中、快、緊、散等板式。

山東省地處中國東部、黃河下游。山東半島伸入渤海與黃海之間,東與朝鮮半島、日本列島隔海相望,北與遼東半島相對,是首都北京的海上門戶。山東是中華文明發祥地之一。目前發現的最早的山東人「沂源人」,可以把山東的歷史上推到四五十萬年以前。山東境內考古發現的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遺址,說明距今7000年至4000年間,生活在這裏的東夷族就實現了從母系氏族社會到父系氏族社會乃至階級社會的轉變,有了比較發達的農牧業和手工業。

 

濰縣磚雕是民間建築藝術品,流傳於濰縣一帶,用刀鑿在特製的青磚上雕刻而成。多用以裝飾房屋的山牆頂、潲角、簷頭、門窗拱券以及大門樓、影壁等。內容取喜慶吉祥之意。主要技法有陰刻、陽刻、平雕、浮雕、透雕。結構飽滿勻稱,形像生動逼真。既有固定程式,又富於變化,粗獷與精細相映,磚雕與木雕、石雕相託,立體感強。相傳,濰縣王振東雕的猴子經風吹動,能回頭、張嘴、發聲、轉眼珠。

磚雕裝飾大都採用漢族民間喜聞樂見的形式傳達吉祥寓意,表達人們對生命價值的關注、對家族長久興旺的祈福。民間工匠將此類具有豐富文化內涵與美好寓意的祝愿賦予豐富的想像力,將其繪出圖案來,然後再按照圖案與工藝程序進行製作裝飾。

作為齊魯地區磚雕的典型代表,濰縣磚雕不僅構圖飽滿、造型誇張洗練、風格粗獷質樸,彰顯出濃厚的地域特色,有著強烈的藝術感染力,而且為研究明清時期濰縣地區建築風格及裝飾紋樣,乃至明清時期齊魯的經濟、政治、人文等提供了較好的參考例證。

楊家埠一帶民間磚雕在明末便已出現,清代濰縣磚雕大為興盛,並逐步趨向繁縟細巧,具有繪畫藝術趣味的風格。濰縣磚雕是濰縣建築範式的典型體現,它集「詩、書、畫、雕、刻」為一體,用料考究,制刻工藝純熟,造型生動有致,內容取材民間故事、美好祝愿、名人題字等,具有獨特的文化內涵和藝術鑑賞價值。

濰縣磚雕取材於寒亭區當地所產青磚,從建築實用和藝術觀賞兩種角度出發,在保持建築構件的堅固基礎上,力求形像簡練,風格渾厚質樸,題材吉祥如意,造型粗獷誇張。濰縣磚雕在表現方法上多運用對比的規律,方中有圓,穩中求動,為突破方形建築的呆板,曲線用得較多,強調表現動勢。

 

諸城黑陶作為古老的傳統製陶技藝,有色如墨,聲如鐘,薄如紙,亮如鏡,硬如瓷的美譽。產生於山東諸城境內的一種泥製陶器,其歷史淵源,可上溯到四千多年前,屬新石器時代晚期著名的龍山文化。

黑陶富有美麗誘人的觀賞特點,其器型多樣,造型精美,立體效果強,圖案分明,栩栩如生,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和收藏價值。現存於諸城市博物館虞舜時期的1300多件陶器有陶塤、陶壺、陶鬶、陶南瓦、陶杯、陶鼎,件件精美絕倫,無不顯示出黑陶藝術的光華。

在所有的陶器中,黑陶高柄蛋殼杯為龍山文化陶器的典型代表,製作難度最大,是黑陶藝術之精品。此杯造型玲瓏,其特點為薄如紙、黑如漆、明如鏡,素面,黑黝發亮,為國家文物之瑰寶,黑陶高柄蛋殼杯除了山東,其他地方均未發現。

黑陶的製作主要分三個步驟來完成,即:選料、加工、燒結。黑陶的選料是保證質量的主要環節,加工的質量好壞取決製作者的藝術修養,採用獨特的燒結工藝使陶變黑是黑陶的最大特點。黑陶的材料主要含有:氧化矽、氧化鋁、氧化鐵、氧化鈦、氧化鈣等元素。

從眾多出土的黑陶看來,多數黑陶原料屬黃河衝擊下來的純淨而細膩的紅膠土,由於這種材料的可塑性好,因此一直沿用至今。紅膠土主要分佈在黃河流域,中下游地區的比較細膩。

好的製陶材料要經過涼曬、風凍、淘洗、沉積這樣幾個過程,採來的紅膠土要有專門的存放地點,首要條件是:有足夠的陽光,地面高於周圍,要經常反曬,最好是經過5年以上風凍的陳泥。風凍了的紅膠土不易開裂,且使用方便,多數製陶者都有保存完好的這樣的材料。

 

大仲村藍印花布是在唐宋「藥斑布」、明代「澆花布」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以布抹灰藥而青,候幹,去灰藥,則藍白相間」。魯南地區不少縣區印花布歷史悠久。有印染作坊,而以蒼山大仲村鎮小吳宅的藍印花布為最好。

蘭陵是臨沂民間藍印花布的主要產地之一,在20世紀60年代前印染作坊遍及鄉村,尤以大仲村鎮小吳宅村相氏作坊最為突出。小吳宅村藍印花布印染始於清代中後期嘉慶年間,有200多年歷史。大仲村小吳宅村相氏作坊印染的藍印花布,題材廣泛,內容形式多樣,常以花鳥魚蟲、飛禽走獸等為題材,並帶有明顯的諧音、隱喻、象徵和美好的寓意,具有濃鬱的地方特色和鄉土氣息。

藍印花布是用防染方法印染而成的,印花板過去採用油紙刻製。解放後,逐漸為塑料布代替。染法為:先用豆漿,石灰、蛋清混合作為防染漿,透過印版刷在白布上,晾乾後再用靛藍水色煮染,待布幹後颳去灰漿,呈藍底白花,故被稱為藍印花布。

藍印花布的顏料是靛藍,它是從一種叫做藍草的植物中提取的,物理性能穩定,色澤素雅。由於沂蒙山生產棉花,同時土布的發展,藍草的種植,促使了印染工藝的產生。各集鎮相繼出現了染坊,接受農家的來料加工印花布。染坊的發展,使沂蒙山區民間藍印花布「衣被天下」。

其印染技藝工序精細,尤其在染色階段特別講究,染第一遍為「月白」,第二遍為「二藍」,三遍為「鴉青」,每一匹布都要反覆10多次,故有「三分印七分染」、「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之説。

在傳統工藝的基礎上,吸收了剪紙、漢畫像石、刺繡、木雕等藝術創作方法,不斷適應時代的需要,由原來的單面印花發展成雙面印花,由單色發展成複色,由小布發展成寬幅布,印染的藍印花布色彩質樸,紋樣豐富,風韻素雅,形像生動,富有較高的審美價值、觀賞珍藏、使用價值。

 

元雜劇是指元代雜劇,又稱為北雜劇,是元代用北曲演唱的傳統戲曲形式,形成於宋代,繁盛於元大德年間。主要代表作家有,關漢卿、鄭光祖等,主要代表作有:《竇娥冤》《倩女離魂》等。其內容以揭露社會黑暗,反映人民疾苦為主,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相結合,主線明確,人物鮮明;其結構上最顯著的特色是,「四折一楔子」和「一人主唱」。

山東是中國較早有戲劇活動的地區之一,隋代齊倡名動全國,到了唐代參軍戲在山東流行。可以說長期流行的歌舞百戲,俳優活動,是戲曲孕育發展所必不可缺的重要過程。宋雜劇形成後亦波及山東,金末元初產生用北曲演唱的戲曲形式即元雜劇。

現代戲曲劇30多種,可分為梆子腔系、弦索腔系、肘鼓子腔系和民間歌舞及說唱形成的戲曲劇種等。山東流行的梆子腔劇種,有豫劇、山東梆子、萊蕪梆子、棗梆、兩夾弦等多種,獲得梅花獎的豫劇演員章蘭、朱桂琴、李新花等活躍在各地的舞台上。

「四折一楔子」是元雜劇最常見的劇本結構形式,合為一本,每個劇本一般由四折戲組成,有時再加一個楔子,演述一個完整的故事。少數作品也有一本分為五折或六折的,還有用兩個楔子的,所謂的「折」相當於我們所説的「幕」。

通常一本就是一部戲,個別情節過長的戲,可寫成多本,如王實甫《西廂記》共五本二十一折,一本戲限定由男主角(正末)或女主角(正旦)一個人歌唱,其他配角一般都只能道白不能唱。由男主角主唱的叫末本戲,女主角主唱的叫旦本戲。

音樂曲調方面元雜劇以北方音樂為基礎,因此有別稱「北雜劇」,採用的是北曲聯套的形式。每一折用一個套曲,每一個套曲一般都連綴同一宮調的若干支曲牌組成。主唱元雜劇一般是一人主唱或男、女主角唱,主唱的角色不是正末,就是正旦,正旦主唱稱旦本,如《竇娥冤》竇娥主唱。

青海省,簡稱「青」,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省會西寧市;位於中國西北內陸,北部和東部同甘肅省相接,青海省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傳統。青海省有舊、中、新石器時代的古文化遺址、眾多的宗教建築群、歷代的文物古蹟、動物岩畫、宗教岩畫、悠揚的民歌、奔放的藏族歌舞,抒情優美的土族民間舞蹈、民間佛教繪塑、藏族捲軸畫「唐卡藝術」,酥油花藝術、獨具特色的民間刺繡等等。

 

安昭是一種古老的土族舞蹈。流行於互助。每當歡度佳節、慶祝豐收和舉行婚禮時,人們聚集到庭院里或打麥場上跳安昭舞。舞蹈時,男女相見排成一圓圈,由一位能歌善舞的高手領唱領舞,後面跟隨的人伴歌伴舞,一唱眾和,氣氛和諧而熱烈。舞蹈動作:先向下彎腰,兩臂左右擺動數次,然後高跳一步向右轉一圈,轉圈時兩臂上舉。動作周而復始。舞步輕盈優美,風格獨特。

關於安昭舞的來歷,民間傳說頗多,有的認為它是魯氏太太降王莽時,為了迷惑王莽而跳的一種舞蹈;也有的認為,跳安昭舞是土族人民為了禮讚山川神的恩惠,歌頌先民的業績,祝福土鄉人丁興旺,五穀豐登,牛羊肥壯等等為主要內容,以歌舞的形式抒發土族人民對美好生活的熱愛和嚮往。

安昭舞種類較多,主要有《興馬老》、《召引召》、《拉熱拉莫》、《索羅羅》等。屬於家曲中喜慶、歡樂之曲類。曲調與舞步配合緊密,節奏明快,並隨著歌詞內容的變化而變化。女性舞蹈動作優雅、秀氣、溫柔,男性則粗獷、開朗、大方。

安昭舞按其特點和使用場合的不同,約可分為三類:祭祀、節慶、婚禮。這是和宗教信仰風俗及社會性相關,緊緊地裹纏在土族城鄉(尤其在農村)日常生活禮儀、節日、喜慶和宗教祭祀等宴會活動中,具有風格多樣,舞蹈琳瑯滿目的特點。

 

熱貢藝術是青海省同仁市民間傳統美術,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熱貢藝術產生於13世紀的青海黃南藏族地區,並隨著隆務寺的興盛而發展。熱貢藝術主要指唐卡、壁畫、堆繡、雕塑等繪畫造型藝術。熱貢藝術以藏傳佛教中的佛本生故事,藏族歷史人物和神話、傳說、史詩等為主要內容,同時也包括一些世俗化的內容。

熱貢藝術不斷走向外部世界,藝人們在早期長年累月地到處作畫,足跡遍及青、藏、甘、川、新疆和蒙古地區,廣泛接觸到西藏塑繪、甘孜木刻、敦煌壁畫以及其他民族或友好國家的藝術。吸收了豐富的養料,經過總結、提煉,逐漸形成了細膩生動、富有熱貢地方特色的藝術風格,成為藏傳佛教畫壇上的一個重要流派。

繪畫即捲軸畫(藏語譯音為唐卡),是一種便於懸掛,易於收藏的畫種,用彩緞裝裱而成。這種畫具有顯明的民族特點,濃郁的宗教色彩和獨特的藝術風格,歷來被藏族人民視為珍寶。

熱貢藝術主要是,作畫前先把畫布滲濕繃在木框上,然後用不太濃的白石灰水刷一遍,使布質軟化,再把白布平鋪在光滑的木板上,用卵石反复磨壓,最後將水膠粉液刷到布上,繪製極工致的形象,畫好後繃到牆柱上便成為「壁畫」。

木刻版畫據說是薩迦時期由八思巴的弟子從內地引進到藏區,連續或單獨地印在布上或單獨地印在紙上,作為經蟠或甲馬,懸掛在屋前簷下、大街通衙,飛撒在深山險谷、茫茫草原,作為祈禱的吉祥物。

石刻線畫發端於15世紀初。相傳宗喀巴和他的弟子克珠傑都是造像能手。其主要鐫刻於卵石或石片上,分別塗成紅色、白色、藍色和黃色,堆在山麓或湖畔,俗稱「瑪尼堆」。並放有牛頭骨,頭骨上也刻有經文,可供信徒隨時膜拜。

 

塔爾寺酥油花是青海省湟中縣民間傳統美術,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酥油花是一種用酥油(黃油)塑形像物的特殊技藝,為「塔爾寺三絕」(酥油花、壁畫、堆繡)之一。酥油花最早產生於西藏苯教,是施食供品上的小小貼花。

用潔白細膩的酥油為原料,調入各種礦物質顏料製成,造型精妙,麗彩柔嫩,花色品種層出不窮,充滿吉祥喜慶的視效。藏族同胞深信,凡誠心歡喜以酥油花供養諸佛菩薩和護法者,可息災增益,必得安樂、大福德等,並迅速成就阿褥多羅三藐三菩提。

塔爾寺酥油花的製作,有一套完整的機構和科學程序。寺裏設兩個專門製作酥油花的機構,一個叫「傑宗曾扎」,一個叫「貢茫曾扎」,俗稱「上花院」和「下花院」,兩個花院相互競爭。每院有藝僧二十人左右,這些藝僧一般在十五六歲入院,終身從藝。上、下兩個花院分別有總監(稱「掌尺」)主持,決定當年酥油花的題材、構圖、製作分工等事項。

酥油花製作週期長,工序複雜,從準備工作(藏曆十月)到正式展出(正月十五)歷時三個月之久。為了使酥油光滑細膩,便於操作,先要把酥油浸入冰水反覆搓洗、揉合、去雜質、增韌性,揉搓成膏狀備用。

塑造之前油塑藝僧先要沐浴發願,進行宗教儀式。儀式畢,掌尺喇嘛和其他藝僧一起選議酥油花的題材,然後設計腹稿,精心構思、策劃、佈局之後,便分配給擅長人物、動物、花卉、建築的師傅,帶領各自的徒弟,在氣温零度以下的陰涼房間開始分頭工作。

塔爾寺酥油花的題材多樣,主要以神佛祖師、文臣武將、飛禽走獸、花鳥魚蟲、山林樹木、花卉盆景、樓台亭閣等組成各種故事情節,以宗教題材為主(如《釋迦牟尼本生故事》《釋迦牟尼十二行傳》《蓮花生本傳故事》《宗喀巴本傳故事》等,凡佛之造像必守「三十二相」要求),兼及藏戲、神話傳説和歷史人物(如《文成公主進藏》)等。

 

湟中堆繡,青海省湟中縣民間傳統美術,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湟中堆繡是流行於青海省湟中縣一帶的民間刺繡藝術,主要分佈在當地的田家寨、多巴等幾個鄉鎮,其歷史可追溯到唐代文成公主進藏時期。

湟中堆繡主要表現藏傳佛教題材,它以剪、堆等技法塑造形象,多用於唐卡製作。湟中堆繡將刺繡與浮雕藝術結合在一起,粗獷中顯細膩,質樸中見華美,呈現出動人的民族特色和較強的藝術感染力。

湟中堆繡流行於青海省湟中區一帶,其歷史可追溯到唐代文成公主進藏時期。當時文成公主將中原的絲綢、刺繡帶至吐蕃,之後各種織繡技藝逐漸流佈到青藏地區,湟中堆繡即是在這一背景下形成發展起來的。

從傳統堆繡到現代堆繡發展的過程中,湟中堆繡無不隱含著動、靜的平衡規則。整個造型體現出平衡的視覺感覺,用具體的形象直接點明主題,也就是通過造型形象的「動勢」與畫面整體構圖形成對比,使畫面形成「靜中求動」的視覺效果。

湟中堆繡選料講究,主要包括絹、綢、緞、棉布、麻布,一般用來做底襯布;各種顏色的純棉繡線,一般用來做葉脈、人物的五官、花蕊中的花絲等;羊毛或棉花,用來做填充物,以突出作品浮雕效果和立體感。

堆繡工藝品是用各色棉布、綢、緞剪成所設計的各種圖案形狀,精心堆貼成一個完整的畫面,其工序有圖案設計、剪裁、堆貼及個別圖案部分上色等。一般來講,圖案設計環節主要以客人需求為主。

勾草圖最能考量藝人繪畫技能,也是至關重要的步驟。圖案設計完成後,將各色布料比照圖案剪裁、粘好,之後再填充以羊毛或棉花等,以使圖案凸起,最後將各色布料圖案堆貼在設計好的大幅布幔上,構成一組完整的畫面。

山西省,簡稱「晉」,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省會太原市,位於中國華北,素有文物大省的美譽,非物質文化遺產厚重多彩、蘊藏豐富。山西表裡山河,地形折沖險固,特殊的地理區位造就了獨特的三晉文化特色,形成了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悠久綿長的農耕文化、豐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和諧共生的生態文化、誠信為本的晉商文化、絢麗多姿的民族融合文化、光耀千秋的紅色文化等。

 

廣靈縣地處太行山北端,恆山東麓。廣靈剪紙作為中國傳統民間剪紙三大流派之一,以其生動的構圖、傳神的表現力、細膩的刀法、考究的用料與染色、精細的包裝製作工藝,獨樹一幟,被譽為「中華民間藝術一絕」,在中國剪紙中佔有重要地位。

廣靈剪紙文化底蘊深厚,以刀刻為主,剪裁為輔,陰刻陽鏤結合,刀法細膩,深淺色相間,冷暖色調對比,藝術風格鮮明,想像力生動,表現力強,生動傳神,用料與染色考究,包裝製作精細,在世界剪紙藝術中獨樹一幟。

廣靈剪紙剪紙是刀刻宣紙、品色點染而成的彩色剪紙,在中國三大剪紙流派中屬華北流派,是華北流派的點睛之作,除具有剪紙藝術共同的特性:寫意性、象徵性、意象化、創新性、時尚性之外,還具有其獨特性:雖是剪紙,但製作工具是刀而不是剪。

廣靈剪紙在表現題材和表現內容上,分門別類,品種繁多,主要包括十二生肖、動物、植物、花鳥蟲魚更新、古裝戲劇人物臉譜、民間神話傳說、曲藝舞蹈、現代英模人物、自然風光、旅遊景觀、名勝古蹟、勞動生活場景等15大類,共有2000多個品種。

廣靈染色剪紙屬於剪紙中的「染色刻紙」類,圖案處理以陽刻為主,陰刻為輔,刻製精巧、造型寫實、色彩艷麗。一張剪紙的成型要經過設計圖樣、撥樣、熏樣或曬樣、刻製、剪裁、染色等工序,刻製時第一步為起畫稿。

廣靈剪紙用品色加白酒點染的彩色剪紙,改變了原來紅、藍、黃的單色剪紙,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地方民間藝術。用品色稍加酒精調和後點色的優點是,一次可染透十幾張,而且只向下層滲透,不向四周浸透,待一種色晾乾後,再染另一種色,以免串色。

晉南威風鑼鼓,早名為「鑼鼓」,俗稱「傢伙」,流行於山西省晉南地區的一種民間打擊樂藝術形式,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晉南威風鑼鼓起源於堯舜時期,歷史悠久、源遠流長,表演起來鼓聲如雷、粗獷豪放;鈸音清脆、蕩氣迴腸;鑼鳴鏜鏜、排山倒海,融音樂、舞蹈、技藝於一體,富有民族特色,體現民族精神,有著「天下第一鼓」的美稱。

表演形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挎鼓表演,平陽大多地方都由鼓手挎一面圓形大鼓敲打表演;另一種表演形式是架子鼓,這種形式主要盛行於浮山縣,表演時隊形變化較少,行進中邊走邊打。

晉南威風鑼鼓由鑼、鼓、鐃、鑔四種樂器共同演奏,鼓聲如雷,鈸音清脆,融舞姿、音響、技巧、服飾、隊形於一體;集粗獷、剽悍、倔強、好勝、風度於一身。表演者強悍矯健的舞姿、粗獷豪放的喊聲、朝氣蓬勃的氣勢,融處處體現了生活在黃土高原上北方漢子的豪爽奔放,氣勢磅礴,威風凜凜。

隊員在表演時要結合鼓點的節奏場面變化,做出各種舞姿身段。擊鼓時動作幅度要大,目視前方,右手要將鼓槌舉到頭頂,左手扶鼓,以沖跑或齊步走出。 「馬步跳打」時,雙腳要離開地面,在前進或後退的同時跳打。

「馬步跳喊」時,在跳打的同時隊員要加上喊聲,以增強氣氛;「左轉打」和「右轉打」時,表演者以一腳為軸心,向左或向右轉九十度,轉時要有力度,落地必須有聲,要把轉、打同時在節奏裡完成。

風鑼鼓有一整套豐富多變、能夠表現多種情感和氣勢的鑼鼓經。鑼鼓曲牌名目繁多,有反映歷史故事的、有說明鼓點數字和曲牌順序的、有表現奏擊方法的,也有表現各種情緒的。曲牌從穩健沉重的鑼鼓開始後,時而纏綿婉轉,時而霹靂蓋頂,時而急風暴雨,時而歡快熱烈,時而莊嚴肅穆。

 

山西民間面塑是一種歷史悠久的傳統手工藝品。以造型藝術的身份出現是近幾年的事,過去它只是一種被裝飾過的食品,故從歷史上講既無作品記載也無珍品傳世,實在是一大憾事。面塑在民間叫面花,是作為儀禮、歲時等民俗節日中饋贈、祭祀、喜慶、裝飾的信物或標誌,是一種由風俗習慣久而積澱成的極有代表性的地方文化。

面塑以面粉、糯米粉、甘油或澄面等為原料製成熟面糰後,用手和各種專用塑形工具,捏塑成各種花、鳥、魚、蟲、景物、器物、人物、動物等具體形象的手工技藝。俗稱面花、禮饃、花糕、捏面人。

當今面塑稱之為藝術,並且以它絕美的身姿倍受世人青睞,這正是因為它所注入的世代文化的積澱,和創作者的思想、熱情、才思,使得它成為一種不同的樸素文化。

作為一種古老的傳統民俗,山西民間面塑源於先秦而成型於漢代的中國節日風俗,是人類認識自然和征服自然的積澱物。春節是人們對物候曆法認識上的一個關鍵節日,所以對春節的祭祀活動顯得尤其隆重,精美的面塑隨著人們的心理需求應運而生,並成為節日的一種重要表現形式。

春節山西民間面塑的主要功能是對天、地、神的祭祀和祈禱,是追求豐衣足食,萬事如意的生活理想的體現。春節的面塑在造型意識上,大多是抽象性的、信仰性的、理想性的。供奉天地的叫「棗山」,祭供灶神的叫「飯山」、花糕,形制都較大,謂之米麵成山,晉南傳說是為紀念大禹治水而作的。

晉北人家供神所用「棗山」是頗為講究的。製作時把發好的面擀成大三角形,使其扁平,上面舖一層紅棗,再用面做成盤雲、盤龍、盤兔、如意紋樣,間或點綴以連理、元寶、下山虎、上山鹿、瓜果之類,以五穀雜糧點睛鑲鼻,蒸出鍋來、綿穎憨實,潔白的面與深紅的棗、五彩的糧、豆形成色彩上整體的對比效果。

 

蒲劇又稱蒲州梆子,為山西省的地方劇種,因其興盛地區為西省永濟市而得名。晉中和晉北稱之為「南路梆子」或「南路戲」,上黨稱「西府戲」,河南稱「西戲」,在陝西省、甘肅省西北一帶稱「晉腔」、「蒲戲」、「山西梆子」、「梆子腔」。蒲州梆子音調高亢,擅長於表現慷慨悲壯的歷史題材故事。音樂和表演藝術傳統深厚,尤以要帽翅、翎子、甩發等特技見長。

角色分別是須生、老生、小生、正旦、小旦、老旦、大花臉、二花臉、三花臉等腳色行當,其表演藝術有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傳統。鮮明的特點是火爆奔放,剛健大方,舒展明快,含蓄細膩,注重做工,擅用特技表現人物。

伴奏音量大,音質硬,與蒲劇音樂高亢激越的風格相吻合。武場樂器有鼓板(小心板)、棗梆、馬鑼,鐃鈸、小鑼。文場樂器原有小殼板胡、笛子、二胡、大三弦;後來加進了小、中、大提琴等西樂器,嗩吶大小兩支。

蒲劇唱腔以梆子腔為主體,另有崑曲、吹腔及民歌小調等。梆子腔屬板腔體,有「慢板」、「二性」、「緊二性入」、「撩板」、「流水」、「間板」、「滾白」7種基本板式。曲牌分為嗩吶曲牌和絲弦曲牌兩種。嗩吶曲牌非常豐富,共有200多種;絲弦曲牌則有70多種。

蒲劇唱腔除以上基本板式外,還有「導板」、「導爻板」等輔助板式以及具有結構意義的「送板」、「抹板」、「折板」和作為過渡形式的「流板」等,它們不能獨立成段,或用於起板,或用於落板,或作為轉板的橋樑。

蒲劇有不少難度較高、觀賞性強的表演技巧,僅特技絕活就有三十餘種,其帽翅功、髯口功、翎子功、梢子功等表演特技在全國享有盛名。蒲州梆子是山西四大梆子中誕生最早的一種,它與陝西梆子之間存在著淵源關係,是考察地方戲曲傳承演變軌跡的活資料,對於山西地方文化研究也能發揮重要作用。